首页 理论教育 未来人机交互:趋势与展望

未来人机交互:趋势与展望

时间:2023-07-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VR人机交互技术发展迅猛,从语音控制、人脸识别等单点技术应用向融合视觉、语音、语义的多模态计算发展。未来人机交互的发展趋势可能有以下几种。为特定人群提供适合的交互方式,使儿童、老人、残障人士等群体便利地使用VR系统。

未来人机交互:趋势与展望

VR人机交互技术发展迅猛,从语音控制、人脸识别等单点技术应用向融合视觉、语音、语义的多模态计算发展。在人工智能技术的支持下,新的人机交互技术产生,为人类感知虚拟环境打开新思路,正在加速渗透到各行各业。未来人机交互的发展趋势可能有以下几种。

(1)语音交互技术,更趋向人类自然对话体验。目前的语音交互仍不够自然,受到诸多条件限制,如需要环境噪声足够小、普通话交流、话语歧义、多轮对话理解困难等,这些不符合人们日常对话的习惯。未来的语音交互将更加自然,趋向人类正常对话,根据上下文信息能够流畅地与人进行多轮对话;合成语音更真实自然,接近于真人说话;具备听觉选择性,在有其他声音的情况下仍能区分不同人的声音指令,做出针对性反应;支持多种方言,针对不同群体的差异进行个性化设计,对不同群体的互动更加友好。

(2)硬件设备有新突破,人脸、手势等方式更多出现在产品中,多通道融合交互成为主流形式。人脸识别聚焦更细致的面部特征,拓展更多交互空间和场景;手势交互的种类和自由度不断提升,应用场景增多,识别准确率提高;触控、语音、手势、人脸识别多通道融合成为主流;生理信号、触觉、嗅觉等多感官也将融入多通道交互中作为辅助交互手段,增强立体真实的感官体验。

(3)VR系统在被动交互外开始出现主动交互行为。长久以来“输入-反馈”循环是人机交互的基础,在循环中人始终是主动的,机器是被动的。未来的拥有情景感知和自主认知能力的机器有机会产生一种机器主动服务于人类的交互模式,根据用户心理、行为状态并在所处情境的综合识别的基础上主动应对用户的需求,提高人机交互的效率

(4)VR系统开始拥有情感判断及反馈智能。情感识别走向多维度信息融合,通过表情、文本、语音以及生理信号等提升识别准确度,能够辅助或替代人类做出部分决策。(www.zuozong.com)

(5)为特定人群提供适合的交互方式,使儿童、老人、残障人士等群体便利地使用VR系统。儿童相对成人更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针对儿童个性、共情能力、社会性等的心智层面开发符合并促进儿童心智发展的VR系统很有必要;老人由于身体、认知、情感等方面的特殊需求,更需要个性化的贴心服务,帮助他们更便利地接收信息、获取服务,更好地感知世界;对于残障人士感知世界的感官缺失,未来的VR交互需要通过合适的信息转化传递给他们,帮助他们方便接收原本无法感知的信息,获得对世界的立体感知。

(6)不同VR系统之间互联互通,多场景衔接。想象一下未来的VR场景,一个大脑控制中心连接并控制多个设备终端,互相连通,场景交融,形成数据交互共享、虚拟与现实从简单叠加到有机融合,让用户可以通过自然意识进行人机互动。

(7)人机交互走向深度协同,信任构建成为首要突破点。VR应用场景日益丰富,从工业生产领域逐渐拓展到商业娱乐、社会服务、家庭生活等领域,人机协同最大化发挥双方优势,提高工作效率;随着人机深度协同,系统可以辅助或替代人类做出决策,而这种情况下人类对系统的信任将成为关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