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介绍:
合肥工业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创建于1945年,1960年批准为全国重点大学。学校设有19个学院、3个联合共建的国家级科研基地、1个国家技术转移示范中心、40多个省部级重点科研基地、1个国家甲级综合建筑设计研究院。学校有3个国家重点学科、27个省级重点学科;有10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0个博士学位授权点、139个硕士学位授权点。
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
合肥工业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设有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国家级重点学科、电气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设有5个二级学科博士点,6个硕士专业和2个工程硕士专业;设有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2个本科专业。拥有国家“111引智项目工程”可再生能源并网发电科学与技术创新基地、教育部光伏系统工程研究中心、安徽省工业自动化工程研究中心、安徽省新能源与节能重点实验室、安徽省飞机雷电防护重点实验室等国家和省部级科研基地。目前,全院有教职工147人,其中专任教师105人。教师中教授21人,副教授71人,长江学者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3人;另现已聘任长江学者讲座教授1名,兼职教授24名。在科学研究方面,学院形成了基础研究的高水平和科研成果的高转化率的明显特色。依托国家重点学科建设的可再生能源并网发电创新引智基地和教育部光伏系统工程中心。以光伏利用、风力发电、基于可再生能源的分布式发电技术、柔性输配电技术、特种电源、新型电气传动为主要研究方向,在太阳能和风能并网发电技术、基于可再生能源的分布式发电技术、高低压变流与特种电源技术、特种永磁电机设计、新型电力传动、等离子体的电磁场约束技术、电能质量控制等方面已经形成明显优势和特色。自2006年以来,学院教师共承担科研项目500多项,其中国家和省部级项目88项;获省部级科学技术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5项;完成科研纵向项目合同经费3000余万元,横向项目合同经费约1.2亿元;发表学术论文1100余篇,被EI/SCI收录350余篇,出版著作30部,获发明专利14项。
重点实验室介绍(www.zuozong.com)
教育部光伏系统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可再生能源并网发电科学与技术创新引智基地(“111”基地),安徽省新能源与节能重点实验室,安徽省飞机雷电防护重点实验室(与企业共建),安徽省工业自动化工程研究中心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屯溪路193号
邮编:230009
电话:0551-290140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