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重庆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的发展历程及重要地位

重庆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的发展历程及重要地位

时间:2023-07-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经过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重庆大学成为国家教育部直属的、以工科为主的多科性大学,1960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电气工程学院重庆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创建于1936年。2000年,学院与原重庆建筑大学电气工程系合并组建成新的电气工程学院,增设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方向。重庆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已经成为国家“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单位。

重庆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的发展历程及重要地位

高校介绍:

重庆大学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水平研究型综合大学。

重庆大学创办于1929年,早在20世纪40年代就成为拥有文、理、工、商、法、医等6个学院的国立综合性大学。马寅初、李四光、何鲁、冯简、柯召、吴宓、吴冠中等大批著名学者曾在学校执教。经过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重庆大学成为国家教育部直属的、以工科为主的多科性大学,1960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改革开放以来,学校大力发展人文、经管、艺术、教育等学科专业,促进了多学科协调发展。2000年5月,原重庆大学、重庆建筑大学、重庆建筑高等专科学校三校合并组建成新的重庆大学,使得一直以机电能源、材料、信息、生物、经管等学科优势而著称的重庆大学,在建筑、土木、环保等学科方面也处于全国较高水平,奠定了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坚实基础。

电气工程学院

重庆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原电机系)创建于1936年。1940年电机系分为电机、机械两系。1953年学校将电机系更名为电信系。1955年电信系全体学生和大部分专业课教师调往北京,与天津大学无线电系合并组建北京邮电学院;重庆大学又恢复电机系,除发电厂、电力网及电力系统专业外,增设电机及电器专业。

在历届系主任税西恒、冯简、闵启杰、吴大榕、刘宜伦、王际强、江泽佳等一大批著名学者的引领下,奠定了今天电气工程学院坚实的学术基础,形成了严谨的治学传统。在电气工程领域享有很高声誉的江泽佳先生,自1951年至1982年一直担任电机系主任。他的教育思想和治学态度对历届电机系的师生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改革开放后,电机系先后更名为电气工程系、电气工程学院,并增设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工理论与新技术、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3个专业方向。2000年,学院与原重庆建筑大学电气工程系合并组建成新的电气工程学院,增设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方向。徐国禹、杨顺昌、曾祥仁、孙才新、舒立春、周雒维先后任系主任、院长,为学院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学院现有教职工180余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外聘院士7名,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召集人1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工程与材料学部专家咨询委员会成员及专家评审成员1人、教育部科技委学科组成员1人、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2人、国家创新研究团队1个、长江学者特聘教授4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3人、教育部跨(新)世纪优秀人才6人,博士生导师28人、教授38人、副高职称教师40人。学院在读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共3200余人。

学院拥有电气工程国家一级重点学科、输配电装备及系统安全与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电气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博士后流动站、国家工科电工电子基础课程教学基地和国家级示范中心。在2006年学科评估中电气工程一级学科名列全国前五名。

学院下设建筑电气与智能化、电机与电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工理论与新技术6个系及建筑电气与楼宇智能化、电工技术、电力系统、高电压技术及系统信息监测、电机与电器、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6个研究所。

近年来,学院荣获国家级科技进步奖、教学成果奖5项,省部级科技、教学成果奖40余项;承担国家级研究项目50余项,省部级研究项目100余项;发表高水平论文1300余篇;获专利20余项;出版学术著作40余本。(www.zuozong.com)

重庆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已经成为国家“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单位。

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系

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系是依托电气工程二级学科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组建的。本系拥有1个博士点,1个硕士点。目前有教授6人,副教授3人,讲师3人,高级工程师、工程师各1人,其中博士生导师4人。与国际著名公司建立了3个联合实验室:重庆大学-美国TI公司DSP实验室、重庆大学-日本OMRON-PLC实验室以及重庆大学-美国MicroChip的PIC单片机实验室。此外,在“211”二期建设中将建成电能质量监控实验中心和电气传动综合测试实验中心,配备有试验台和各种测试分析仪器。

主要研究方向有:现代输变电系统电力电子装置及其智能控制技术,电力电子电路的拓扑变换与应用;电力电子装置与系统;电力系统谐波治理;电气传动与智能控制技术,交流传动及控制技术;电动汽车驱动控制技术等。

地址:重庆市沙坪坝区沙正街174号

邮编:400030

电话:023-65102434

传真:023-65102434

邮箱:zhangbin4288@cqu.edu.cn

网址:http://www.cee.cqu.edu.cn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