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阻点焊是用圆柱电极压紧焊件,通电、保压获得焊点的电阻焊工艺。
1.点焊时的分流现象
因已焊点形成导电通道,在焊下一点时,焊接电流一部分将从已焊点流过,使待焊点电流减小,这种现象称为分流。点焊时的分流率如图11.4所示。分流减小了焊接电流,使焊点品质下降。
图11.4 点焊时的分流率
设焊接电流为I,分流电流为I1,流过待焊点的电流为I2,则
I=I1+I2
I1=Kδ/Ld
式中:K为比例系数;δ为板厚(mm);Ld为点距(mm)。
从以上两式中可见,焊件愈厚,导电性愈好,点距愈小,则分流愈严重。因此,为防止分流,应使不同材质和板厚的材料满足不同的最小点距的要求。常用材料点焊时的最小点距如表11.1所示。
表11.1 常用材料点焊时的最小点距(mm)(www.zuozong.com)
2.点焊时的熔核偏移
在焊接不同厚度或不同材质的材料时,因薄板或导热性好的材料吸热少、散热快,熔核偏向厚板或导热性差的材料的现象称为熔核偏移(图11.5)。
熔核偏移易使焊点减小,接头性能变差。可采用特殊电极和工艺垫片来防止熔核偏移,如图11.6所示。图11.6a所示为在薄板处用加黄铜套的电极来减少薄板散热,图11.6b所示为在薄件上加一工艺垫片来加厚薄件。
图11.5 点焊时的熔核偏移
图11.6 防止熔核偏移的措施
3.点焊工艺参数
点焊的工艺参数为电流、电极压力和时间。采用大电流、时间短时称为强规范焊接。强规范焊接主要用于薄板和导热性好的金属的焊接,也可用于不同厚度或不同材质板件及多层薄板的点焊。采用小电流、时间长时称为弱规范焊接,主要用于稍厚板和易淬火钢的点焊。
电极压力分为平压力、阶梯形压力和马鞍形压力等三种,其中以马鞍形压力为最好。马鞍形压力又分为预压力、焊接压力和顶锻压力。采用马鞍形压力可改善通电情况、调整接触电阻的大小、防止缩松和缩孔的产生和细化晶粒。点焊主要用于汽车、飞机等薄板结构的大批量生产,点焊接头形式如图11.7所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