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光纤的色散特性及分析方法

光纤的色散特性及分析方法

时间:2023-06-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所谓色散,归根结底就是由于光纤所传输信号的不同频率成分的传播速度不同,而引起传输信号失真的现象,或者说,相移常数β 是随着频率而变化的。因此,为了分析光纤的色散特性,就需要求出各类模式相移常数β 的表示式。图4.3-4是根据计算结果画出的归一化的相移常数β/k0(纵坐标)与归一化的频率V(横坐标)之间的关系曲线,我们可以根据这个图来分析光纤的色散特性。HE11模的这种色散,称为模内色散。

光纤的色散特性及分析方法

前面曾提到过色散的问题,现在再做进一步的介绍。所谓色散,归根结底就是由于光纤所传输信号的不同频率成分的传播速度不同,而引起传输信号失真的现象,或者说,相移常数β 是随着频率而变化的。因此,为了分析光纤的色散特性,就需要求出各类模式相移常数β 的表示式。

求解β 的一般步骤是:首先给定光纤芯子的半径a、折射率n1和包层的折射率n2,以及工作波长λ0,这样,就可以根据式(4.3-73)求出归一化的频率V;然后,在给定的模式下,将该模式的特征方程与关系式V2=u2 +w2 联立求解出u 或w;最后,由u 或w 求出相移常数β。例如,根据式(4.3-12),可将β 表示为

若β 已知,则相应的相速(vp=ω/β)和导波波长(λg=2π/β)也就知道了。但是,正如以前曾指出的那样,特征方程是一个超越方程。一般需采用数值方法求解,其过程较复杂,在此不予讨论。

一般地讲,对于不同的模式,u 不同,β 也不同,而且,β 还会随着V 变化。图4.3-4是根据计算结果画出的归一化的相移常数β/k0纵坐标)与归一化的频率V(横坐标)之间的关系曲线,我们可以根据这个图来分析光纤的色散特性。每一条曲线代表一个模式,曲线与横坐标轴的交点表示该模式截止时的V=Vc的值,此时对应的纵坐标β/k0=n2,即β=n2k0,或者说w=0(传输模的截止条件);随着V 的增加,各个模式的β/k0均逐渐地趋于n1,即β →n1k0,对于弱导光纤而言,相当于w→∞(传输模的远离截止条件)。由此可见,在传输状态下,传输模的相移常数β 满足

(www.zuozong.com)

图4.3-4 β/k0与V 的关系曲线

这与以前讲过的式(4.2-19)和式(4.3-80)是完全一致的。另外,从图中还可以看出,除了HE11没有截止频率(因β/k0=0 时,V=0)外,其余的各个模式均有其截止频率(因β/k0=0时,V≠0),可见HE11是主模,而且,当0<V<2.404 8 时,光纤只能传输HE11模(单模传输),在此范围内,V 不同(即频率不同),对应的β 也不同,此即所谓模内色散;当V>2.404 8时,将有多个模式在光纤中传输(多模传输),而且,同一个V 值(即同一个频率)可以对应着多个模式,而各个模式的β 则不相同,此即所谓模式(间)色散。此外,从图中还可看出,在弱导光纤中,具有相同的截止和远离截止条件的一些模式的曲线,它们与横坐标轴的交点是相同的或相近的,即具有相同或相近的Vc值。例如TE01和TM01具有相同的Vc,而HE21模的Vc与这两个模的Vc也较相近,当V 为其他的值,以及在远离截止条件附近的V 值时,这三个模的相移常数也是比较相近的。其他的简并模式也有类似的情况。

以上是利用图4.3-4 来分析光纤的色散特性,比较直观,一目了然。现在,对于HE11模的色散再做如下的说明。当V 小于2.404 8 时,光纤只传输HE11模,但V 不同(即频率不同)对应的β 不同,其原因为:一是材料的色散,即光纤所用材料的折射率是随频率而变化的,从而使传输信息中不同频率成分的β 也不相同;二是波导色散(或称结构色散),它是由于光纤并非理想结构而造成的色散,例如,光纤不是直的,有弯曲或扭转,横截面也不是真正的圆,有一定的椭圆度,即沿横向和轴向在结构上都会出现不均匀性,以及光纤内残存的内应力等,所有这些因素都会造成光纤材料折射率分布的不均匀性,从而使得相移常数β 随着频率而变化。HE11模的这种色散,称为模内色散。此外,上述因素还可能使HE11模在传输过程中分解为极化方向相互正交的两个HE11模,而它们的相移常数β 并不相同,从而产生了色散(极化色散)。这种色散实际上也是模式(间)色散的一种。

图4.3-5 是7 种低次模在光纤芯子内的场结构图

图4.3-5 光纤芯子内的场结构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