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独竹漂运动竞赛中,由于南北方运动员体重存在较大差异,使用“传统”竹漂进行比赛,北方运动员客观上处于不利地位,为解决此问题,目前已成功研制出采用玻璃钢材料制作的竹漂和划竿,并在竞赛和训练中投入使用。从生物力学角度看,在材质特性和可塑性方面,玻璃钢材料都比天然竹材具有优势。
一、竹漂
对于竹漂器材而言,玻璃钢材料较天然竹材分别在竹漂的重心、表面和形状三个方面具有优势。
(一)竹漂重心
1.玻璃钢竹漂的重心恒定
竹材竹漂在水中浸泡后,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形变,其重心也会随之发生变化;而玻璃钢竹漂无论在水中浸泡多久都不会发生形变,其重心自然也不会发生变化。因而可以判断,玻璃钢竹漂的重心要比天然竹漂更加恒定。对运动员来讲,使用玻璃钢竹漂比使用竹材竹漂更易于掌控运动中的重心。
2.玻璃钢竹漂的重心容易控制
竹材竹漂的重心位置和外形都或多或少存在差异。如果重心不在竹漂中轴线上,行进时则会造成竹漂左右摆动,在尾部形成扰流,这样不但增加了控制竹漂的难度,而且增大了划行中的阻力。在生产制作竹漂时,玻璃钢材料可以很容易地做到控制好竹漂的重心位置和笔直程度,而天然竹漂则不容易做到这一点。
(二)竹漂表面
竹漂在水中运动时,所受摩擦阻力的大小取决于竹漂表面的光滑程度和运动速度的快慢。在速度不变的条件下,竹漂表面越光滑,竹漂受到水的摩擦阻力越小;反之,则越大。竹材竹漂表面的光滑程度一般情况下是不易改变的,而采用玻璃钢材料则可以将竹漂表面制作的更加光滑,大大减小在水中的摩擦阻力。此外,在运动员站立的位置,可黏贴摩擦系数较大的软性材料,以增加站位的稳定性。
(三)竹漂形状(www.zuozong.com)
不同形状的物体在流体中会产生不同大小的压差阻力,其中纺锤体的压差阻力最小,即通常所说的流线体形状。独竹漂竞赛规则规定,竹漂的直径是0.16(±0.005)米。正是这上下0.005米的浮动范围,为竹漂制作成流线型提供了可能。利用玻璃钢材料的“可塑性”,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将竹漂制成“一头大一头小”的流线体形状,可以降低水的摩擦阻力,提高竹漂漂行的速度。相对于竹材竹漂而言,其体积形状则是很难改变的。
二、划竿
在独竹漂运动中,划竿具有双重作用,一是作为有助于人体稳定的平衡器使用,二是作为使竹漂产生动力的桨具使用。无论是从划竿作为平衡器角度看还是从作为桨具角度看,使用玻璃钢材质制作划竿比采用天然竹材具有优势。
(一)作为平衡器使用的划竿
从划竿作为平衡器使用的角度看,抓握划竿的位置应是能够使划竿左右平衡的中部位置,划竿的重心应位于人体正中矢状面内(如图2-2-1)。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使划竿重心与人体重心较好地保持一致,有利于人体保持平衡。保证划竿左右平衡,但是并不意味着整个划竿必须是均质的。因此,可以适当增加抓握位置的重量。在这一点上,使用天然竹材制作划竿是很难完成的,而玻璃钢材料却可以比较容易做到。
图2-2-1
(二)作为桨具使用的划竿
从划竿作为桨具使用的角度看,划竿是独竹漂获得行进动力的唯一器具。独竹漂的动力由划竿划水产生,划竿划水产生的动力大小与划竿的迎挡面和划水距离有关。划竿的迎挡面是指划竿在划水过程中,划竿正向迎挡水的截面积。划竿的迎挡面越大,产生的动力就越大;划竿的划水距离越长,产生的动力也越大。
在握竿划水过程中,一只手的握点作为转动点,另一只手臂发力,使划竿作弧线旋转,完成插竿、拉竿、出竿和回竿等划水动作。要完成好握竿划水动作除了要符合力矩转动原理外,在制作划竿时,还可以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将划竿中部质量增大以及扩宽划竿两端的直径长度。至于划竿质量分布的确切数据,可根据握点之间的距离和扭转幅度,分别计算得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