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是人类维持生命和发展经济不可缺少的宝贵资源。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为人类社会进步、国民经济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基本物质保证。但是,由于人类不合理的开采和利用水资源,产生了一系列与水有关的问题,如:水资源短缺问题、洪水灾害问题、水污染问题。这些水的问题最终将成为21世纪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从大量的事实可以看出,由于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利用水资源,在水资源保护问题上重视不够,导致目前水资源问题十分突出。也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迫使人们重视水资源的保护工作。也使水资源保护规划工作从开始重视到逐步实施,以至于到目前成为水资源规划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总体来看,水资源保护规划是在调查、分析河流、湖泊、水库等污染源分布、排放等内容的基础上,与水文状况和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相联系,利用水量水质模型,探索水质变化规律,评价水质现状和趋势,预测各规划水平年的水质状况,划定水体功能分区范围及水质标准,按照功能要求制定环境目标,计算水环境容量和与之相应的污染物消减量,并分配到有关河段、地区、城镇,对污染物排放实行总量控制,提出符合流域或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综合防治措施。这一工作已成为维系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键。
水资源保护规划的目的在于保护水质,合理地利用水资源,通过规划提出各种措施与途径,使水质不受污染,以免影响水资源的正常用途。从而保证满足水体主要功能对水质的要求,并合理地、充分地发挥水体的多功能作用。(www.zuozong.com)
进行规划时,首先必须了解被规划水体的种类、范围、深度要求和规划的任务等,把水资源保护对象和目标纳入水资源规划模型中。通过优化模型的求解和优化方案的寻找,可以得到水资源保护规划的具体方案,从而制定水资源保护规划。
具体内容可列为:①通过调查及评价水体的现状和功能,明确水体的主要污染源及污染物;②对水体功能进行区划,拟订水质目标和设计条件;③按规划的不同水平年进行污染预测;④根据水体稀释自净特性、环境容量,拟订水资源保护目标和约束条件;⑤通过水资源优化模型求解,拟订水资源保护规划分期实施内容及程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