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社会是不断向前发展的。在人类起源初期,人的社会活动范围狭窄,经济发展从零开始,利用的资源量很有限,当然,创造的社会财富也很少,也基本没有出现环境问题。随着人类的发展,特别是工业革命以来,人口不断增长,人类社会活动增加,科技飞速发展,经济也在不断飞速增长,伴随着资源消耗量不断增加,资源危机也从“开始出现”到“日益突出”,带来的环境问题也越来越大。反过来又在不同程度上制约着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可以这样说,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互为因果,构成一个复杂的大系统。我们概括出以下关系(见图8-1):
图8-1 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复杂关系图
(1)社会进步是复杂大系统运转的最终目的。人类起源以来,就开始与自然界不断斗争,改造自然,征服自然,从而谋求自身发展。社会福利水平的提高首先要求资源、环境作为支撑系统,提供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其次要有一定的经济增长作为动力,提高生活水平。只有它们具备永续的保证,才能保证社会不断进步。然而,有时不当的社会活动、经济活动会带来资源短缺、环境破坏等一系列问题。短期的经济增长不是人类发展的最终目的。如何选择一条合理的发展途径使社会不断进步才是最终目标。
(2)经济活动是以资源环境为基础,以满足经济增长欲望为动力。尽管经济增长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人们生活水平,但常常又带来资源消耗、环境污染等问题。短期的经济增长曾经是一些国家、地区追求的目标,目前仍是衡量一个国家、地区发展的主要指标之一。正因为如此,导致了部分国家、地区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倾向。这种发展模式已经带来了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直接威胁着经济的增长、社会的发展、人类的生存,这就逼迫人类寻找新的发展模式。(www.zuozong.com)
(3)可利用资源是复杂大系统运转的基本支撑条件。它为人类生存与经济活动提供必不可少的原料。然而,它的承受能力是有限的,这就迫使人们要适度消耗资源。
(4)环境是人类从事社会经济活动的基本支撑条件。环境容量使复杂大系统运转具有一定的缓冲能力。但如果超过某一限度,这种缓冲能力就会被破坏,从而使复杂大系统运转受到影响。这也迫使人类进行污染控制、环境保护,以改善环境质量,恢复环境的缓冲能力,使大系统良性发展。
图8-1简单地描述了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复杂大系统的结构关系。它们是一个有机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整体。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必将引起整个系统的恶性循环直至丧失应有的功能。如何保持复杂大系统的良性循环,这就是可持续发展要研究的问题。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及目标来看,需要把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统一起来进行研究。“可持续发展”是“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复杂大系统的一种良性发展模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