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轻型装甲车辆技术特征
轻型装甲车辆一般是指装甲防护能力较弱的轻型战斗车辆。轻型装甲车辆有步兵战车、装甲输送车、两栖突击车、装甲侦察车、装甲指挥车、装甲通信车等。按其作战用途可分为步兵战车和特种装甲车辆。
步兵战车主要是与主战坦克协同作战,用于输送步兵和在昼夜间对近距离地面静止或运动目标进行搜索、跟踪和射击,以及能够对低空目标具有搜索、瞄准、跟踪和射击。步兵战车通常分履带式和轮式两种类型。步兵战车具有高度的机动性、较强的火力和一定的装甲防护力,可搭载一个步兵班,协同坦克作战或独立执行战斗任务。车上一般装备一挺机枪、一门小口径机关炮和一具反坦克导弹发射架,有的还装备防空导弹;一般能水陆两用,陆上最大速度为65~75km/h,水上最大速度为6~8km/h。美国的M2“布雷德利”步兵战车在1991年海湾战争中,伴随M1A1“艾布拉斯”主战坦克作战,取得了辉煌战果。装甲步兵乘坐M2“布雷德利”步兵战车,或用“陶”式反坦克导弹,或用25mm机关炮压制伊军反坦克火力。M1A1坦克趁机快速前冲。M2“布雷德利”步兵战车配置的激光制导装置可昼夜工作,全天候使用。
美军目前装备的轻型装甲的代表性车辆有美洲狮步兵战车、M3骑兵战车、M113步兵输送车。俄罗斯目前装备的轻型装甲的代表性车辆有BMP2步兵战车、BMP3步兵战车、BTP80步兵输送车、2015年5月参加俄红场阅兵的“回旋镖”8×8轮式装甲车、“库尔干人-25”步兵战车、T-15重型步兵战车等。(www.zuozong.com)
2.打击需求说明
坦克对轻型装甲车辆打击手段包括坦克穿甲弹、炮射导弹以及杀伤爆破弹。为保证远距离打击精度,近年来国际上又研制了修正榴弹。
美国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最早提出低成本弹道修正弹的概念,称为末端修正的旋转稳定弹TCSP。海湾战争后,美、英等国开始掀起弹道修正弹研究的热潮,重点发展项目是低成本高性能二维弹道修正弹(LCCM)。进入21世纪,各国都在不断地加强本国国防力量,抓紧常规弹药改造进程,弹道修正弹的研究也成为诸多国家的军工重点之一。美国在这方面的研究居于首位,在精确制导组件(PGK)项目中,美军于2002年开始进行制导一体化(GIF)的技术演示项目。PGK采用GPS制导+固定舵修正的模式,GPS实时测量弹丸当前位置,得出偏差指令,然后通过控制固定舵的滚转对弹道进行修正。以色列的两家公司开展了关于弹道修正引信的研制:一是以色列飞机工业公司(IAI)的MLM分公司;二是以色列军事工业公司(IMI)。前者设计的产品为已发展成二维修正引信的紧凑型射击修正系统(CFAS)。该修正引信主要包括一个携带四个鸭式舵的GPS/INS装置,致力于实现圆公算偏差不超过20m、抗过载能力超过20 000 g的最终目标。军事工业公司(IMI)致力于研制一种二维弹道修正引信——“弹道修正炮弹”引信(CTAP),主要包括惯性测量装置、处理器和GPS接收装置。引信由IMI公司自主设计,具有触发、近炸和延时功能,其中CTAP的七自由度制导系统将装入一个长药室引信中,其前端进行减旋处理。2011年进行了首次射击试验,达到圆概率误差低于30m的目标。此外,其他国家如英国、法国、俄罗斯、德国、瑞典、意大利等也都在研制各种型式的弹道修正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