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钛合金及其组织分类和强化工艺

钛合金及其组织分类和强化工艺

时间:2023-06-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钛及钛合金的加工条件复杂,成本高,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它们的应用。钛合金根据使用状态的组织可分为三类:α钛合金、β钛合金、α+β钛合金。从而使钛合金的组织全部为α固溶体单相组织,具有很好的强度、韧性及塑性。β钛合金可进行热处理强化。通过淬火与时效能获得β相中弥散分布细小α相组织,进一步提高β钛合金的强度。

钛合金及其组织分类和强化工艺

钛及钛合金不仅密度小、强度高(抗拉强度最高可达1 400 MPa)、低温韧性好,还有良好的塑性和优良的耐蚀性、耐高温性能等,所以得到广泛应用。但钛及钛合金的加工条件复杂,成本高,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它们的应用。

1.纯钛

钛是灰白色轻金属,密度小(4.507 g/cm3),相当于铜的50%,熔点高(1 668℃);热膨胀系数小,使它在高温工作条件下或热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热应力小;导热性差,加工钛的摩擦系数大(μ=0.2),使切削、磨削加工困难;塑性好,强度低,易于加工成形,可制成板材、管材、棒材和线材等。钛在大气中十分稳定,表面生成致密氧化膜,使它具有耐蚀作用,并有光泽,但当加热到600℃以上时氧化膜就失去保护作用;同时在海水和氯化物中具有优良的耐蚀性,在硫酸盐酸硝酸氢氧化钠等介质中都有良好的稳定性,但不能抵抗氢氟酸的浸蚀作用。钛的抗氧化能力优于大多数奥氏体不锈钢

纯钛具有同素异构转变,在882.5℃以下为密排六方结构的α相,在882.5℃以上为体心立方结构的β相。钛的这种同素异构转变对强化钛合金有很重要的意义。

工业纯钛中常含少量的氮、碳、氧、氢、铁和镁等杂质元素。这些少量杂质能使钛的强度、硬度显著增加,塑性、韧性明显降低。工业纯钛按杂质含量不同分为三个等级,即TA1、TA2和TA3。“T”为钛的汉语拼音首字母,数字编号越大则杂质越多。工业纯钛一般用于制作350℃以下工作的、强度要求不高的零件。

2.钛合金

在钛中加入合金元素能显著提高纯钛的强度。如工业纯钛的Rm为350~700 MPa,而钛合金的Rm可达1 200 MPa。

钛合金根据使用状态的组织可分为三类:α钛合金、β钛合金、α+β钛合金。牌号分别以TA、TB、TC加上编号表示。

(1)α钛合金。(www.zuozong.com)

在钛中加入铝、碳、氮、氧、硼等元素形成α固溶体,并使αβ同素异构转变温度上升,称为α稳定化元素。从而使钛合金的组织全部为α固溶体单相组织,具有很好的强度、韧性及塑性。在冷态也能加工成某种半成品,如板材、棒材等。

在高温下组织稳定,抗氧化能力较强,热强性较好。在高温(500~600℃)时的强度性能在三类钛合金中较高。在室温中强度一般低于β和α+β钛合金。α钛合金是单相合金,不能进行热处理强化。代表性的合金有TA5、TA6、TA7。

(2)β钛合金。

在合金中加入铁、钼、镁、铬、锰、钒等元素使合金的组织主要为β固溶体。全β钛合金由于是体心立方结构,具有良好的塑性,为了利用这一特点,发展了一种介稳定的β相钛合金。此合金在淬火状态为全β组织,便于进行加工成形。β钛合金可进行热处理强化。通过淬火与时效能获得β相中弥散分布细小α相组织,进一步提高β钛合金的强度。因为这类合金密度较大,耐热性差及抗氧化性能低,生产工艺复杂,在工业上很少使用。

(3)α+β钛合金。

当钛中同时加入稳定α相和β相的元素时,可获得(α+β)的双相组织。(α+β)钛合金兼有α和β钛合金两者的优点,耐热性和塑性都比较好,可进行热处理强化,且生产比较简单,是应用最广的一类钛合金。部分钛合金的牌号、成分、力学性能及用途如表8-10所示。

表8-10 部分钛合金的牌号、成分、力学性能及用途

续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