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合金工具钢及其加工用途概述

合金工具钢及其加工用途概述

时间:2023-06-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按其加工用途分为刃具、量具和模具用钢;按成分不同也可分为碳素工具钢和合金工具钢。合金工具钢均属于高级优质钢,但牌号后不加“A”字。合金刃具钢有两类:一类是低合金刃具钢,用于低速切削,其工作温度低于300℃;另一类是高速钢,用于高速切削,工作温度低于600℃。低合金刃具钢的典型牌号为9SiCr和CrWMn。①低合金工具钢的预备热处理通常是锻造后进行球化退火,目的是改善锻造组织和切削加工性能。

合金工具钢及其加工用途概述

主要用于制造各种加工和测量工具的钢称工具钢。按其加工用途分为刃具、量具和模具用钢;按成分不同也可分为碳素工具钢和合金工具钢。在碳素工具钢的基础上加入一定种类和数量的合金元素,用来制造各种刃具、模具、量具等用钢就称为合金工具钢。与碳素工具钢相比,合金工具钢的硬度和耐磨性更高,而且还具有更好的淬透性、红硬性和回火稳定性。因此常被用来制作截面尺寸较大、几何形状较复杂、性能要求更高的工具。

合金工具钢按用途可分为合金刃具钢、合金模具钢和合金量具钢。

1.合金工具钢的编号

合金工具钢牌号的标注方法与合金结构钢相似,基本组成为“一位数字(或无数字)+元素符号+数字+…”,其平均含碳量是用质量分数的千倍(wC×1 000)表示,而且,当碳质量wC≥1.0%时,钢号中不标出,如9SiCr钢(成分:wC= 0.9%,wSi<1.5% ,wCr<1.5%);CrWMn钢(wC≥1.0%,wCr、wW、wMn均<1.5%)。

高速钢,如W18Cr4V、W6Mo5Cr4V2等,它们的碳质量分数均<1.0%,但不标明其数字;合金元素含量与合金工具钢的标注方法相同,如W18Cr4V钢的成分为:wC0.7%~0.8%,wW18%,wCr4%,wV<1.5%。合金工具钢均属于高级优质钢,但牌号后不加“A”字。

使用这一编号方法的钢种还有不锈钢奥氏体型和马氏体型耐热钢。

2.合金刃具钢

刃具钢主要用于制造各种金属切削刀具,如车刀、铣刀、刨刀及钻头等。

(1)性能要求。

刃具钢经热处理之后应达到以下性能要求:

①高硬度、高耐磨性。切削加工时,刀具刃部的硬度只有大大超过被切削材料的硬度(160~230 HB)时才能保持高的切削效率,因此一般要求刃具的硬度大于60 HRC。

②高红(热)硬性。切削过程中由于刀具与工件剧烈摩擦,刃部因温度升高而硬度降低,因此要求刀具在较高温度下仍能保持高硬度,即高的热(红)硬性。它与钢的耐回火性和回火过程中析出弥散碳化物的多少、大小及种类有关。

③高淬透性。高淬透性有利于整个刃部达到均匀一致的高硬度。

④足够的韧性和塑性。避免刀具在使用过程中崩刃、折断。

(2)成分特点。

合金刃具钢有两类:一类是低合金刃具钢,用于低速切削,其工作温度低于300℃;另一类是高速钢,用于高速切削,工作温度低于600℃。

①低合金刃具钢。wC=0.9%~1.1%,以保证能形成足够数量的合金碳化物。低合金工具钢是在碳素工具钢的基础上加入少量合金元素(不超过3%~5%)形成的,在保持高含碳量(wC=0.75%~1.50%)的同时,加入Cr、Mn、Si、W、V等合金元素。Cr、Mn、Si的主要作用是提高淬透性,Si还有提高耐回火性的作用,W和V的作用是提高耐磨性,并细化晶粒。

②高速工具钢。高速钢是制造高速切削刀具用钢。它的主要性能特点是热硬性高,当切削温度达到600℃时,硬度仍能保持在55~60 HRC以上。高速钢的淬透性高,空冷即可淬火,俗称“风钢”。wC=0.70%~1.6%,以保证形成足够量的碳化物。主要加入的元素是Cr、W、Mo和V。加Cr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淬透性。各高速钢的Cr含量大多在4%左右。Cr还能提高钢的耐回火性和抗氧化性。W和Mo的主要作用是提高钢的热硬性,其机理是在淬火后的回火过程中析出了这些元素的碳化物,使钢产生二次硬化。V的主要作用是细化晶粒,同时由于VC硬度极高,可提高钢的硬度和耐磨性。

(3)常用合金刃具钢。

常用合金刃具钢的牌号、成分、热处理工艺及用途如表6-12所示。

①低合金刃具钢。低合金刃具钢的典型牌号为9SiCr和CrWMn。9SiCr钢的淬透性高,油中淬火最大直径为40~60 mm,经230~250℃回火后硬度仍不低于60 HRC,常用于制造薄刃刀具和冷冲模等,工作温度小于300℃。CrWMn钢含有较多的碳化物,有较高的硬度和耐磨性,淬透性也较高,淬火后有较多残余奥氏体,工件变形很小,但其热硬性不如9SiCr钢,常用于制造截面较大、切削刃受热不高、要求变形小、耐磨性高的刃具,如长丝锥、长铰刀、拉刀等,也常用作量具钢和冷作模具钢。

②高速钢。主要有两种:一种为钨系W18Cr4V(简称18-4-1)钢;另一种为钨-钼系W6Mo5Cr4V2(简称6-5-4-2)钢。前者的热硬性高,过热倾向小,后者的耐磨性、热塑性和韧性较好,适于制作要求耐磨性与韧性配合良好的薄刃细齿刃具。

(4)热处理方法及工艺路线

①低合金工具钢的预备热处理通常是锻造后进行球化退火,目的是改善锻造组织和切削加工性能。最终热处理为淬火+低温回火,其组织为回火马氏体+未溶碳化物+少量残余奥氏体,具有较高的硬度和耐磨性。

以9SiCr钢圆板牙产品(用于加工外螺纹的精细刃具)为例,其加工工艺路线为:下料→球化退火→机械加工→淬火+低温回火→磨平面→抛槽→开口。

②由于高速钢的合金元素含量多,在空气中冷却就可得到马氏体组织,因此高速钢也俗称为“风钢”。也同样因为大量合金元素的存在,Fe-Fe3C相图中的 E 点左移,这样在高速钢铸态组织中出现大量的共晶莱氏体组织、鱼骨状的莱氏体及大量分布不均匀的大块碳化物,使得铸态高速钢既脆又硬,用热处理方法是不能消除的。一般通过反复锻造打碎,使之组织变得均匀。高速钢的锻造具有成形和改善碳化物两重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加工工序。为了得到小块均匀的碳化物,需要多次镦拔。高速钢的塑性、导热性较差,锻后必须缓冷,以免开裂。

现以 W18Cr4V 钢为例说明其热处理工艺的选用,其工艺路线为:锻造→球化退火→切削加工→淬火+多次 560℃回火→喷砂→磨削加工→成品。

如图6-8是高速钢 W18Cr4V 热处理工艺曲线。

图6-8 W18Cr4V钢热处理工艺曲线

球化退火:高速钢在锻后进行球化退火,以降低硬度,消除锻造应力,便于切削加工,并为淬火做好组织准备。球化退火后的组织为球状珠光体

淬火和回火:高速钢的优越性能需要经正确的淬火回火处理后才能获得。

合金元素只有溶入高速钢中才能有效提高红硬性,高速钢中大量的 W、Mo、Cr、V 的难溶碳化物,只有在 1 200℃以上才能大量地溶于奥氏体中,使奥氏体中固溶碳和合金元素含量增多,淬透性变好;淬火后马氏体强度高,且较稳定,其淬火加热温度一般为1 220~1 280℃。另外,高速钢合金元素多也使其导热性变差,传热速率降低,而淬火温度又高,所以淬火加热时,必须进行一次预热(800~850℃)或两次预热(500~600℃、800~850℃),而冷却多用分级淬火,高温淬火或油淬。正常淬火组织为马氏体+粒状碳化物+20%~30%残余奥氏体。

为了减少残余奥氏体,稳定组织,消除应力,提高红硬性,高速钢要进行多次回火。如图6-9所示为 W18Cr4V 钢硬度与回火温度的关系。由图6-9可见,高速钢在 560℃左右回火达到硬度峰值。这是因为高硬度的细小弥散分布的 W、Mo 等的合金碳化物从马氏体中析出,造成了第二相的“弥散硬化”效应,使钢的硬度明显上升;同时从残余奥氏体中析出合金碳化物,降低了残余奥氏体中的合金浓度,使 Ms点上升,随后冷却时残余奥氏体转变为马氏体,发生了“二次淬火”现象,也使硬度提高;这两个原因造成“二次硬化”,保证钢的硬度和热硬性。当回火温度大于 560℃时,碳化物发生聚集长大,导致硬度下降。

图6-9 W18Cr4V钢硬度与回火温度的关系

为了逐步减少残余奥氏体量,要进行多次回火。W18Cr4V 钢淬火后约有 30%残余奥氏体,经一次回火后剩 15%~18%,二次回火降到 3%~5%,经过三次回火后,残余奥氏体才基本转变完成。高速钢回火后组织为:极细的回火马氏体 + 较多粒状碳化物及少量残余奥氏体(<1%~2%),回火后硬度为 63~66 HRC。

3.合金模具钢

模具是机械、仪表等工业部门中的主要加工工具。专门用于制造各种模具的钢材称为模具钢。根据使用状态,模具钢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用于冷成形的冷作模具钢,工作温度不超过 200~300℃;另一类是用于热成形的热作模具钢,模具表面温度可达 600℃以上。

(1)冷作模具钢。冷作模具钢是用于在室温下对金属进行变形加工的模具,包括冷冲模、冷镦模、冷挤压模、拉丝模、落料模等。

①工作条件和性能要求。

冷模具工作时承受很大的压力、弯曲力、冲击载荷和摩擦。主要失效形式是磨损,也常出现崩刃、断裂和变形等失效现象。因此,冷模具钢应具有高的硬度和耐磨性,以承受很大的压力和强烈的摩擦;较高的强度和韧性,以承受很大的冲击和负荷,保证尺寸的精度并防止崩刃。截面尺寸较大的模具要求具有较高的淬透性,而高精度模具则要求热处理变形小。(www.zuozong.com)

②化学成分特点。

高含碳量(wC=1.0%~2.0%),含碳量高是为了保证与铬形成碳化物,在淬火加热时,其中一部分溶于奥氏体中,以保证马氏体有足够的硬度,而未溶的碳化物,则起到细化晶粒的作用,在使用状态下起到提高耐磨性的作用。主加合金元素Cr、Mo、W、V。含铬量高,其主要作用是提高淬透性和细化晶粒,截面尺寸为 200~300 mm 时,在油中可以淬透;形成铬的碳化物,提高钢的耐磨性。Mo、V 等合金元素,可进一步提高淬透性,细化晶粒,其中钒可形成 VC,进一步提高耐磨性和韧性,所以 Cr12MoV 钢较 Cr12 钢的碳化物分布均匀,强度和韧性高、淬透性高,用于制作截面大、负荷大的冷冲模、挤压模、滚丝模、剪裁模等。表6-13列出了冷作模具钢的牌号、化学成分及性能。

③加工工艺路线及热处理特点。

一般冷作模具的加工工艺路线为:下料→锻造→球化退火→机械加工→淬火→回火→精磨→成品检验。

Cr12型钢属莱氏体钢,原始组织中的网状共晶碳化物分布不均匀将使模具变脆、崩刃,故应通过反复锻造来改善碳化物的不良分布状态,这也将有利于发挥后续热处理的效果。选用碳素工具钢或低合金刃具钢制造冷作模具的热处理为:球化退火、淬火+低温回火。当选用Cr12型冷作模具钢时,其热处理方案有两种:

一次硬化法。其工艺为:950~1 000℃加热淬火+180~250℃回火,硬度为58~60 HRC。这样处理的钢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和韧性,用于重载模具。

二次硬化法。即在1 100~1 150℃加热淬火,再经510~520℃高温回火三次,使之产生二次硬化,硬度为60~62 HRC,红硬性和耐磨性较高,但韧性较低,适用于在400~450℃温度下工作的模具。

Cr12型钢的淬火回火后的组织为回火马氏体、粒状碳化物和残余奥氏体。

④常用冷作模具钢。

根据冷作模具的工作条件,可选用碳素工具钢,如T8A、T10A、T12A钢等,制造负荷轻、尺寸小、形状简单的模具。合金工具钢,如9SiCr、CrWMn、GCr15等,可制造负荷、尺寸较大,形状较复杂,批量不很大的模具。而重载荷、形状复杂、变形要求小的大型冷作模具应选用Cr12型钢,如Cr12MoV钢等。

(2)热作模具钢。热作模具钢是用于制造在受热状态下对金属进行变形加工的模具,包括热锻模、压铸模、热镦模、热挤压模、高速锻模等。

①工作条件和性能要求。

热作模具钢工作时经常会接触炽热的金属,型腔表面温度高达 400~600℃。金属在运动时会产生强烈巨大的压应力、张应力、弯曲应力和冲击载荷,在其作用下,与型腔产生相对的摩擦磨损。剧烈的冷热循环所引起的不均匀热应变和热应力,以及高温氧化,使模具工作表面出现热疲劳“龟裂纹”、崩裂、塌陷、磨损等失效形式。因此热模具钢的主要性能要求是优异的综合力学性能、抗热疲劳性和高的淬透性等。

②化学成分特点。

热模钢一般使用中碳合金钢,含碳为 0.3%~0.6%(压铸模钢材含碳量为下限),以保证高强度、高韧性、较高的硬度(35~52 HRC)和较高的热疲劳抗力。

加入 Cr、Ni、Mn、Mo、Si 等合金元素。Cr 是提高淬透性的主要元素,同时和 Ni 一起提高钢的回火稳定性。Ni 在强化铁素体的同时还增加钢的韧性,Cr、W、Mo 形成碳化物提高了材料的耐磨性;还通过提高共析温度来提高其抗热疲劳性。Mo 还能防止第二类回火脆性,提高高温强度和回火稳定性。

③加工工艺路线及热处理特点。

一般热作模具的加工工艺路线为:下料→锻造→退火→粗加工→成形加工→淬火→高温回火→精加工。

对热作热模钢,要反复锻造,其目的是使碳化物均匀分布。锻造后的预备热处理一般是完全退火,其目的是消除锻造应力、降低硬度(197~241 HRS),以便于切削加工。其最终热处理为淬火+高温(中温)回火,以获得回火索氏体或回火托氏体组织。

④常用热作模具钢。

热作模具钢的牌号、成分及性能如表6-14所列。其中,最常用的是5CrMnMo和5CrNiMo钢,制造中、小型热锻模(模具有效高度小于 400 mm)一般选用 5CrMnMo 钢,制造大型热锻模(模具有效高度大于 400 mm)多选用 5CrNiMo 钢,5CrNiMo 钢的淬透性和抗热疲劳性比 5CrMnMo 好。热挤压模和压铸模冲击载荷较小,但模具与热态金属长时间接触,对热硬性和热强性要求较高,常选用 3Cr2W8V、4Cr5MoSiV1、4Cr3Mo3V 钢等钢种。其中4Cr5MoSiV1 是一种空冷硬化的热模具钢,广泛应用于制造模锻锤的锻模、热挤压模以及铝、铜及其合金的压铸模等。热作模具钢的选材应用如表 6-15 所示。

4.合金量具钢

量具用钢用于制造各种量测工具,如卡尺、千分尺、螺旋测微仪、块规、塞规等。用于制造量具的合金钢称为合金量具钢。

(1)性能要求。

量具在使用过程中必须保持自身尺寸的稳定性,为此,量具钢必须具有如下性能:

①高硬度、高耐磨性。其硬度一般大于62 HRC。

②尺寸稳定性。在存放和使用中组织应稳定,以确保不发生尺寸变化。

③良好的耐蚀性。以防止生锈和化学腐蚀。

(2)成分特点。

量具用钢的成分与低合金刃具钢相同,即为高碳(0.9%~1.5%)和加入提高淬透性的合金元素 Cr、W、Mn 等。

(3)工艺路线及热处理特点。

以CrWMn钢制块规为例,其加工工艺路线为:下料→锻造→球化退火→机械加工→淬火→深冷处理→低温回火→粗磨→人工时效处理→精磨→去应力处理→研磨。

从工艺路线可看出,量具块规的热处理特点主要是增加了深冷处理和时效处理。深冷处理即量具淬火后,应立即在-80~-70℃进行深冷,以尽可能减少钢中的残余奥氏体,稳定量具尺寸。残余奥氏体是一种极不稳定的组织,在使用或长时间放置过程中会发生组织转变,从而导致量具尺寸变化。时效处理即对精度要求高的量具,经深冷处理再行低温回火、粗磨之后,还要用低温时效处理,以进一步稳定残余奥氏体和消除残余应力,也可以去除粗磨加工时产生的应力。此外,精磨后还要去除磨削应力,以保持量具尺寸的长期稳定性。

表6-15 热作模具钢的选材应用

(4)常用钢种。

量具钢没有专用钢。尺寸小、形状简单、精度较低的量具,用高碳钢制造;复杂的精密量具一般用低合金刃具钢制造。精度要求较高的量具用CrMn、CrWMn、GCr15等。GCr15钢冶炼质量好、耐磨性及尺寸稳定性好,是优秀的量具材料。渗碳钢及氮化钢可在渗碳及氮化后制作精度不高,但耐冲击性的量具。在腐蚀介质中则使用不锈钢(如9Cr18、4Cr13)作量具。

量具用钢的选用如表 6-16所列。

表 6-16 量具用钢的选用举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