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澄泥砚:制作工艺繁杂造就的珍稀砚器

澄泥砚:制作工艺繁杂造就的珍稀砚器

时间:2023-06-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而澄泥砚是泥烧制而成,属于陶砚一类,其在材料制作形成的工艺中,更加繁杂。由于澄泥砚是用泥土烧制,研磨后,砚面的光滑度肯定会逊于石砚,而且繁杂的制作工艺使得澄泥砚产量甚低,今日所见古澄泥砚极为稀少。除澄泥砚工艺不同外,各名砚在砚式造型、图案内容、布局安排等方面差异不大,雕刻工艺上既有相似之处,又有不同之处。

澄泥砚:制作工艺繁杂造就的珍稀砚器

四大名砚,端、歙、洮属于石质性砚,是自然成就的砚材。而澄泥砚是泥烧制而成,属于陶砚一类,其在材料制作形成的工艺中,更加繁杂。

端砚制作工序主要有采石、维料、制璞、雕刻、磨光、配盒等。歙砚与端砚基本相似,制作要经过选石、构思、定型、图案设计、雕刻、打磨、配盒等。

洮砚除了机械下料外,皆为手工雕刻。要经过采石、选料、出坯、下膛、取盖、合口、落图、透空、精雕、打磨、上油等十多道工序。不但工序多,而且工艺要求也更高。

澄泥砚的制作需要经过取土制浆、滤泥、澄泥、制坯、晾坯、磨制、雕刻、烧制、蜡煮、抛光等十余道工序。宋代的《贾氏谈录》和《文房四谱》中对澄泥砚的制作方法均有记载,古法大致是:取河床下的泥,淘洗后,用绢袋盛之,口系绳再抛入河中,继续受水冲洗,如此二三年之后,绢袋中的泥越来越细,然后入窑烧成砚砖,再雕琢成砚。(www.zuozong.com)

随着时代的变迁,汾河的水流量和流速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在澄泥砚的制作已不完全遵循古法。主要工序为:将采掘来的河泥放置在一个绢制的箩中过滤,滤出极为细致的澄泥,经过过滤、绢袋压滤、陈泥、揉泥、制坯、阴房晾干、雕刻、砂磨、入窑烧制、出窑、成品水磨等工序,一方砚正常制作成型,需要一年半的时间。产量受季节性影响较大,一般一年烧10次到12次,装窑量在180方到300方之间。成品率受季节、风力、窑温、窑变等等因素影响较大,一般一窑的成品率在30%至40%之间,好的时候可以达到80%,不过这种情况很少。控制温度是把握质量的关键之一:烧制时的温度过高就会瓷化,墨在砚上打滑,发墨功力差,不可取;若烧制时火候不够,就会烧成陶质,硬度差,磨墨时泥沙俱下,更不可取。所以,煅烧工艺是制作澄泥砚最为复杂的一个环节,澄泥砚的颜色、硬度、莹润程度等都与此密切相关。

由于澄泥砚是用泥土烧制,研磨后,砚面的光滑度肯定会逊于石砚,而且繁杂的制作工艺使得澄泥砚产量甚低,今日所见古澄泥砚极为稀少。澄泥砚不施彩釉,现采用科学周密的原料配方,精心的药物熏蒸,特殊的炉火烧炼,使之自然窑变,同窑之中的澄泥砚幻变神奇、色彩各异、巧夺天工,不但保持了史书记载的名贵颜色,而且烧制出古砚从未有过的花石纹,其纹理天成,美妙多姿,令人叹为观止,具备了古砚泽若美玉、击若钟磬、易发墨、不伤笔、冬不冻、夏不枯、写字作画虫不蛀等特点。

除澄泥砚工艺不同外,各名砚在砚式造型、图案内容、布局安排等方面差异不大,雕刻工艺上既有相似之处,又有不同之处。砚雕的所有技法,洮砚都能够做到,尤其镂空雕和石形砚盖是洮砚的特色,是其他名砚所不及的方面。而端歙刀工之精细,风格之灵秀,艺术形式之风雅,都是洮砚需要学习、借鉴和追补的方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