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De发动机共轨燃油系统使用的是博世CP3.3型三缸径向柱塞转子式高压油泵,额定工作压力为1600bar。该泵有两个不同的安装位置,可以高位安装,也可以低位安装,新泵不带齿轮,无需正时,通过高压油泵传动轴由发动机驱动。CP3.3型高压油泵剖切图(带齿轮泵和燃油计量单元),见图2-41。
高压油泵主要用于对输油泵输入的低压油进行加压做功。使低压油变成高压油,并不断地将高压油输入油轨。高压油泵所提供的高压燃油除了供给喷油器所需之外,还应满足多余燃油的需要,以满足足够高的供油速度,使油轨快速建立起一定范围内的油压。
图2-40 ISDe发动机燃油系统流程原理示意图
1—到喷油器 2—燃油油轨 3—喷油器和油轨回油至滤清器座 4—OEM燃油回油接头 5—OEM燃油进油接头 6—燃油滤清器进油管(从齿轮泵来) 7—滤清器座 8—滤清器 9—到油轨 10—高压连接管 11—喷油器
博世CP1、CP1H和CP3.3高压油泵结构大体相同,都是三缸径向柱塞转子泵,不同的是CP1型泵带有断油电磁阀用以减少泵油能量损失,防止油温过高。而在改进型CP1H型泵上,使用燃油计量单元(ZME),即脉冲宽度调制(PWM)电磁阀取代了断油电磁阀,在不同的占空比下,使控制活塞在不同的位置,对油孔产生不同的开度,以达到控制油量的目的,也减少了能量损失,防止了油温过高。燃油计量单元(ZME)也应用到了博世CP3.3高压油泵上。
图2-41 CP3.3型高压油泵剖切图(带齿轮泵和燃油计量单元)
现以博世CP1型高压油泵为例,说明其工作过程。
CP1型高压油泵纵向剖面图及横向剖面图,分别见图2-42和图2-43。
CP1型高压油泵3个柱塞沿圆周呈120°夹角均匀分布,传动轴1由发动机带动旋转,柱塞3位于驱动轴的凸轮上,在偏心凸轮2及柱塞弹簧13的作用下,作往复运动,产生吸油及泵油功能。压力控制阀10安装在高压泵内,用于控制燃油压力。
在CP1型高压油泵上安装有断油电磁阀,它的作用是在发动机部分负荷时,用于停止1缸供油。即向停油电磁阀通电,使阀芯一直顶住吸油阀,使1缸进油阀处于常开状态。高压油腔和低压油腔始终相通,柱塞在供油行程中,对该缸高压油腔内的燃油不起压缩作用。而其他缸柱塞依然正常供油。目的是减少能量损失,防油温过高。(www.zuozong.com)
在改进后的博世CP1H高压油泵中安装了燃油计量单元(ZME),用于减少能量损失、减少油温升高。在博世CP3.3高压油泵也安装使用燃油计量单元(ZME)。
图2-42 CP1型高压油泵纵向剖面图
1—传动轴 2—偏心凸轮 3—柱塞 4—高压腔 5—进油阀 6—断油电磁阀 7—出油阀 8—密封件 9—通向油轨的管接头 10—压力控制阀 11—球阀 12—回油口 13—柱塞弹簧 14—进油口 15—带节流孔的进油压力控制阀 16—通向低压腔的低压油路
高压油泵的工作过程分吸油和泵油两个过程。
在吸油过程中,由齿轮式输油泵泵出的低压燃油,经过滤后由进油口14进入高压油泵(见图2-42),当输入高压油泵的燃油达到进油压力控制阀15的开启压力(0.05~0.15MPa)时,燃油从节流孔流入低压油路,并从各缸进油阀5进入各缸柱塞顶上的高压腔4内。柱塞3在柱塞弹簧13的作用下,始终压紧在偏心凸轮2的工作面上,跟随凸轮的旋转,柱塞在偏心凸轮上作往复运动。当柱塞随凸轮旋转,由上止点到下止点运动时,高压腔4内的容积不断加大,压力不断降低,燃油不断被吸入。柱塞到达下止点后,吸油结束。
油泵继续旋转,柱塞随偏心凸轮旋转,到达下止点,吸油结束后,开始向上移动,进油阀5被关闭,这时,低压油路16和高压腔4的燃油通道被切断了,高压腔形成密封空间,这时柱塞3在偏心凸轮的作用下,克服了柱塞弹簧13的预紧力,随凸轮向上移动,天始对高压腔内的燃油加压,随着凸轮的旋转,柱塞继续上移,使高压腔内的燃油压力不断加大。
图2-43 CP1型高压油泵横向剖视图
1—传动轴 2—偏心凸轮 3—柱塞 4—进油阀 5—进油口 6—出油口 7—出油阀
在图2-42和图2-43中,出油阀7与油轨的高压油路相通,背压很高,大小与油轨压力相当,它一直处于关闭状态。当柱塞上升到高压腔4内的燃油压力大于油轨内的燃油压力后,出油阀7被打开,出油阀打开后,柱塞顶部高压燃油经高压油管流入油轨,向油轨开始供油。出油阀被打开后,柱塞还在上移,继续供油,直到达到上止点一直在供油。这就是高压油泵的吸油和泵油工作过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