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首先利用结构分析,构建出2020年宏观农业政策框架和反映农业宏观政策的家庭农业参数指标。在咨询相关专家、科技人员和农业管理者的基础上,我们利用预期分析方法中的结构分析,确定了能够反映农业宏观政策的7类家庭农业参数指标,即:①农产品价格;②农业补贴;③农业产量;④投入品价格;⑤农业就业;⑥参加保险的作物面积;⑦农业环境。主要涉及的农产品包括小麦、水稻、油菜、棉花等。目前我国的农业补贴主要有4种: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和农业机械购置补贴。
本书把宏观农业政策视为促使农户家庭农业发生预期发展与变化的推动力。根据我国农业生产现状的特点,研究认为,农业宏观政策框架应包括现行政策、政府支持政策(直补和投资等)、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政策、农产品市场化和经济全球化政策、环境可持续发展政策五个方面。现将利用情节线(story lines)模式对5个宏观农业政策的特征一一进行描述。
(1)现行农业政策(SQ):它是一个参照农业政策框架,具体指研究区目前家庭农场的农业政策执行效果。它的主要目的是与以上4个农业宏观政策进行比较。
(2)政府支持政策(GS)(粮农直接补贴和农业基础设施投资等):第一,我国是人口大国,农业土地资源相对有限,所以本农业政策假设到2020年农产品产量始终稳步上升,同时价格略有上升,但基本保持稳定。第二,假设农民的农业生产成本基本不变,但容许略有上升。
(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政策(HC):第一,农户农场面积小且零碎,大型农业机械利用受到限制,农户需要自备或租用小型农业生产工具,所以这个政策方案假设到2020年农业生产成本上升。第二,假设农民对农场自主经营,种地的积极性比较高,加上新技术和良种的引用,农产品产量稳步提高。(www.zuozong.com)
(4)农产品市场化和经济全球化政策(WM)(如WTO框架等):第一,由于利益驱动和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假设2020年农产品价格稳定上升,同时农业投入成本也上升;第二,由于农业耕作和收获的机械化程度提高,同时由于农场面积小且农业收益率较低,很多农业劳动力输出,所以假设劳动力投入减少,农产品产量下降。
(5)环境可持续政策(ES)(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等):第一,全社会更加关注环境和生态,更加注重社会和生态价值;第二,由于世界人口激增、自然环境灾害频发和生物能源化等原因,到2020年世界农产品价格上升,随着物价上涨,农业补贴也相对下降;第三,随着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的发展,农产品产量会下降;第四,由于生态和环境税增加,农业投入成本提高,特别是农药、化肥和燃油等。
对于上述宏观政策情景,需说明这些情景只是湖北地区的未来农业的模型化形象。但是从某种程度能够反映影响农业部门的政策(如补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设计和执行,这具有一定实用意义。为了更好理解最可能发生的事情,我们应该更深入地判断这些政策情景未来的利和弊,以便更好地支持目前政府决策的制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