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乔布斯:破坏式创新的世界改变

乔布斯:破坏式创新的世界改变

时间:2023-06-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改变世界的苹果前教主史蒂夫·乔布斯“活着就是为改变世界!”“乔式”苹果产品都打着“颠覆”和“创造”的符号,乔布斯对苹果产品的愿望也正如苹果iPad产品的广告语“再一次改变世界”。乔布斯的现实扭曲力场主要来源于他的世界观,就是他对人或物进行分类时往往是非黑即白的两种极端。乔布斯敏锐的产品洞察力使他知道图形界面在计算机上应用会带来颠覆性的改变,并在当时已经深信这项技术将改变世界。

乔布斯:破坏式创新的世界改变

改变世界的苹果前教主史蒂夫·乔布斯

活着就是为改变世界!”

苹果前教主史蒂夫·乔布斯这句尽人皆知的话诠释出苹果创新精神的真谛,他本人也被奉为创造力想象力的化身。苹果在乔布斯时代之所以如此辉煌是因为他坚定不移地带领苹果进行着创造。“乔式”苹果产品都打着“颠覆”和“创造”的符号,乔布斯对苹果产品的愿望也正如苹果iPad产品的广告语“再一次改变世界”。

作为神一样的人物,他所被人津津乐道的除了极具颠覆魅力的苹果产品,还有他那令人无法反驳的专属魅力——“现实扭曲力场”(Reality Distortion Field)。

现实扭曲力场这个词来自于电影《星际迷航》中,特指外星人通过精神力量建造了新世界。麦金塔软件工程师安迪·赫茨菲尔德拿它来形容乔布斯的强大气场:乔布斯结合口若悬河的表述、过人的意志力、扭曲事实以达到目标的迫切愿望,从而形成的混淆视听的现实扭曲力场。苹果的工程师特里布尔说:“‘现实扭曲力场’这个短语既是一种称赞,也是一种警示。陷入史蒂夫的扭曲力场中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但也正是这种力场让他可以真正地改变现实。”

在1981年的西海岸计算机展销会上,曾缔造硅谷神话的亚当·奥斯本(Adam Osbome)发布了世界上第一款真正意义上的便携式个人计算机——Osborne 1。虽然它的配置比较简陋——屏幕只有5英寸、内存只有64KB,但运行状况尚可。这款计算机正符合奥斯本那句著名的宣言:“够用就好,多出来的功能都是浪费。”而在乔布斯看来奥斯本整个想法都是可怕的,好几天的时间里他都在嘲笑奥斯本:“这家伙就是不明白,他不是在创造艺术品,而是在制造垃圾。”奥斯本凭借Osborne 1个人计算机在第二年便收入过亿美元,迅速成为在硅谷的明星企业,但随着众多公司的市场介入,Osborne 1确实也未能抵御其他产品的攻势,使奥斯本和Osborne 1只是昙花一现。从某个角度来看乔布斯的完美主义,可能有一部分原因来自他敏锐的市场感知。

乔布斯的现实扭曲力场主要来源于他的世界观,就是他对人或物进行分类时往往是非黑即白的两种极端。人要么是“受到过神灵启示的”,要么就是“饭桶”;工作成果要么是“最棒的”,要么就是“狗屎”。

乔布斯对于屏幕上显示的内容也同样有相当的控制欲。有一天,苹果的工程师比尔·阿特金森想出了一个可以在屏幕上快速画出园和椭圆的绝妙算法。要在屏幕上画圆,通常需要计算平方根,而当时苹果电脑使用的68000微处理器并不支持这个功能。阿特金森想出了一个变通的方法,因为他发现,一组奇数序列相加,可以得到一组完全平方数序列(例如,1+3=4,1+3+5=9,等等)。阿特金森兴奋地向其他同事们演示这一功能,所有人都震惊了,除了乔布斯。乔布斯平静地告诉他:“圆和椭圆挺好的,不过,要是能画出带圆角的矩形,你觉得怎么样?”依照乔布斯的惯例逻辑,阿特金森的这个设计虽然令同事震惊,但如若解决不了圆角矩形的问题,在乔布斯看来还是摆脱不了“狗屎”的命运。

“我认为我们用不着这个。”阿特金森解释说,“画出圆角矩形几乎是不可能做到的,我们把图形程序做得精简一点,能满足基本的需要就可以了。”

“圆角矩形到处都有啊!”乔布斯说着就跳了起来,显得非常激动,“你就看看这个房间里!”他指出白板、桌面和其他一些东西都是带圆角的矩形。“你再看看外面,更多,基本上哪儿都有!”紧接着他把阿特金森拖到了室外,指着车窗、广告牌和街道指示牌给他看。“走了3条街,我们发现了17处这样的例子,走到哪里我都能指出来!”直到他指着一个圆角矩形的“禁止停车”的标示牌时,阿特金森终于说:“好了,你说对了,我认输。圆角矩形也要成为我们计算机上的基本要素。”

第二天下午,阿特金森脸上带着大大的微笑向同事们演示飞快地画出漂亮的圆角矩形的方法。在这件事以后,丽萨和麦金塔,以及后来几乎所有的苹果计算机中,对话框和窗口都带上了圆角。

现在多数人都认为是苹果创造出第一台带图形界面的计算机,但是熟悉IT历史的人可能知道,图形界面和位图显示最早是由施乐公司帕乐奥图研究中心(Xerox Palo Alto Research Center)提出来的,帕乐奥图研究中心的工程师希望开发研究友好的用户图形界面,即便是小孩子也可以轻松地操作,从此彻底抛弃那些拒人千里之外的命令行和DOS命令行。施乐的想法是把桌面概念应用到屏幕上,屏幕上会有很多的文件和文件夹,用户可以使用鼠标指向并点击他们想要的东西!(www.zuozong.com)

1979年12月,乔布斯和同事们参观了施乐的研究成果,看到图形界面这些研究时,苹果的那群人都惊呆了,而乔布斯更是兴奋地跳来跳去,手舞足蹈。后来据苹果的工程师回忆说,他不知道他有没有看清楚整个演示,但乔布斯问了很多问题,而且每展示一部分,乔布斯都会发出惊叹并提出自己的想法在这些图形技术上的可行性。

乔布斯敏锐的产品洞察力使他知道图形界面在计算机上应用会带来颠覆性的改变,并在当时已经深信这项技术将改变世界。回到公司后他随即开始了苹果对图形界面计算机的开发项目,除了仿照施乐的图形界面形式,也对文本框下拉菜单以及鼠标改进等做了很大创新。

1984年1月24日,苹果在迪安扎社区学院的弗林特礼堂举行发布会,大会上发布了具有图形用户界面的Macintosh,这款计算机真正地带给了人们无比的惊叹,彻底方便了人们对计算机的使用。产品发布后Macintosh销量直线上升,苹果从此真正成为了个人计算机的领军品牌。

苹果公司对施乐图形界面的这次技术盗窃,有时被形容为工业史上最严重的抢劫行为之一,但是乔布斯偶尔也会骄傲地承认这一说法:“归根结底,我们只是想尽量了解有史以来最棒的发明,然后将它运用到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中。”他有一次说,“毕加索不是说过么:‘好的艺术家只是照抄,而伟大的艺术家窃取灵感。’在窃取伟大的灵感这方面,我们一直都是厚颜无耻的。他们(施乐的管理层)都是一帮蠢货,对计算机的巨大商业潜力根本一无所知。在这场计算机行业最伟大的胜利之战中,施乐是完败了。施乐本来有机会可以称霸整个计算机行业的。”

苹果对施乐图形界面技术的掠夺到底应不应该也已经不值得讨论了,但我们应该感谢乔布斯的海盗掠夺性,因为没有他的这次掠夺,我们也许还在用语言输入命令来完成电脑使用。也许你会问:施乐公司就不能将图形界面技术发扬光大吗?其实1981年,施乐推出了他们的“施乐之星”(Xerox Star)计算机,这是世界上第一台运行着用户图形界面、鼠标、位图显示、窗口以及桌面概念的计算机,但它运行缓慢、售价昂贵,全球只卖出去了3万台。

领导一场革命或创造一个笑话。如今看来,乔布斯带来了手机的一场革命,iPhone引发的亮大屏幕、多点触摸、应用程序商店等风潮也彻底将传统“九宫格”手机推下历史舞台。

iPhone的出现最先威胁到的不是手机王者诺基亚,而是黑莓。因为诺基亚在美国的市场份额本身并不高,高端智能机市场此前是由全键盘的黑莓手机充当霸主的。当iPhone度过一开始的怀疑期之后,其迅猛的销量和在时尚人群中的巨大影响力即威胁到黑莓的地位。2008年9月,在iPhone第二代都已上市近3个月后,黑莓的第一款全触屏手机才在英国沃达丰公司网站曝光。伴随着iPhone 4、iPhone 4S等手机的连番轰炸,早先的智能王黑莓手机已经步履维艰了。

当iPhone风暴由美国席卷到欧洲直至亚洲发展中国家市场时,如梦初醒的诺基亚才发现后院起火了。此前,诺基亚主推的Symbian(塞班操作系统)占据着智能手机操作系统最大的市场份额,约有四成之多,随着iPhone影响力不断扩大,诺基亚的Symbian系统也土崩瓦解,不得已开发新的智能系统,又赶紧与微软形成战略合作来求自保。2011年虽然诺基亚的全球手机市场占有率还保持在第一的位置,但其下滑趋势已经非常明显,销量主要靠利润微薄的传统手机维持。而苹果却以9300万部的销量排位在全球第三,不得不说的是,苹果的9300万部的销量全部为价格较高的iPhone智能手机,苹果俨然是手机行业的利润之王。

如今看来,iPhone推出后,经过几年的磨合,消费者已经基本适应了全触屏操作的规则,整个手机业界也已经发生了涉及最基本格局的变化。不得不承认,苹果手机的出现彻底颠覆传统手机行业,引导了手机新兴市场的方向,让手机市场经历了一个破坏和重造的过程。

正因为乔布斯的思维不为世俗条框所约束,天才般具有对行业的前瞻性和对产品创新的积极性,所以他才能打破常人的既有惯例,做出惊诧世人的成就。乔布斯的破坏式创新使苹果以更优异、更贴近市场的产品面向市场,因此不能说是掠夺成就了乔布斯,而应该说是乔布斯成就了所掠夺来的“宝藏”。这个“船长”式的人物游走在战场的第一线,利用扁平的组织结构,将创新升华到创造,破坏颠覆性的创新创造出了iPod、iPhone等惊世骇俗的产品,这些产品正在改变着世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