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完工产品成本的计算
完工产品的成本,按以下公式计算:
完工产品成本=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月投入成本−月末在产品成本
在这个公式中,月初在产品成本,是“生产成本”账户的月初余额。如果企业是刚开张的第一个月,那月初在产品成本就是零。
本月投入生产成本,是指“生产成本”账户的本月发生额,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
前面已经介绍了产品生产成本的核算,所以月初在产品成本和本月投入生产成本相当于是已知数。那么,要计算完工产品成本,关键就是确定月末在产品成本。
月末在产品成本的计算方法,常用的有:不计算在产品成本、在产品按年初成本计算、在产品按所耗用的原材料成本计算、约当产量法、定额比例法、定额成本法等。其中定额成本法和定额比例法都需要确定单位在产品各项成本项目(即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的定额,而定额的准确确定对企业的管理要求较高,所以不太适合小微企业,这里就不介绍了。
以下介绍其他四种月末在产品成本的计算方法。
(1)不计算在产品成本。不计算在产品成本就是忽略在产品,当它不存在,成本是零。
忽略月末在产品,也就相当于没有月初在产品,那么,根据完工产品成本的计算公式可知:
完工产品成本=本月投入成本
适合选择这个方法的情况是:真的没有在产品;或者虽然有,但很少,可以忽略不计。
如果在产品数量较多,这个方法计算的结果就不准确了,不能使用。
【例5-41】某企业本月投产了300件产品,到月末时,295件完工,5件在产。本月发生直接材料13000元,直接人工7000元,制造费用8000元。合计投入成本28000元。为了简化起见,假设没有月初在产品。
5件月末在产品成本=0(元)
295件完工产品成本=28000(元)
(2)在产品按年初成本计算。在产品按年初成本计算就是每个月月末在产品的成本,都按照年初也就是上年年末在产品的成本计算,这意味着,每个月月末产成品成本与月初在产品成本是一样的。根据完工产品成本计算公式,可以确定:
完工产品成本=本月投入成本
适合选择这个方法的情况是:有在产品,但数量少、价值大;或者数量多,但每个月在产品的数量都差不多。
如果每个月在产品的数量相差较大,这个方法的计算结果就不准确,不宜使用。
另外,如果物价波动比较大,这个方法的计算结果也会不准确,最好不用。
【例5-42】某企业本月投产了300件产品,到月末时,220件完工,80件在产。本月发生直接材料13000元,直接人工7000元,制造费用8000元。合计投入成本28000元。假设年初在产品成本是6500元。计算本月完工的220件产成品和月末的80件在产品的成本。
80件月末在产品成本=6500(元)
220件完工产品成本=6500+28000−6500=28000(元)
(3)在产品按所耗用的原材料成本计算。在产品按所耗用的原材料成本计算就是在计算在产品成本的时候,只计算直接材料成本,不计算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当月发生的所有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全部算到产成品头上。(www.zuozong.com)
【例5-43】某企业本月投产了300件产品,到月末时,220件完工,80件在产。本月发生直接材料25800元,直接人工2000元,制造费用200元。合计投入成本28000元。假设每件产品耗用直接材料86元,月初在产品成本4472元。计算本月完工的220件产成品和月末的80件在产品的成本。
80件月末在产品成本=80×86=6880(元)
220件完工产品成本=4472+28000−6880=25592(元)
适合选择这个方法的情况是:有在产品,数量多,且每个月在产品数量相差较大,并且直接材料成本在总成本中所占的比重比较大。否则,计算结果也会不准。
(4)约当产量法
1)基本原理。大家都知道,买火车票的时候,成年人和小孩的票价是不一样的。不过我们判断是不是小孩的标准是身高。这个标准合不合适我们不管。我们只讨论这个票价的差异。铁路部门的规定是:身高1m以下的孩子,不用买票;身高在1~1.4m之间的孩子,买半票,就是票价是成人的一半;身高1.4m以上的人,就必须买全价票。
对于这个做法,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一个身高不足1m的孩子,可以忽略不计;一个身高1~1.4m之间的孩子,相当于0.5个大人;身高1.4m以上的人,才算一个大人。
当这样的三个人在一起的时候,从自然数量上看,他们是三个人,但从售票的角度看,他们只相当于一个半大人。
约当产量法的原理就是这样的。
在计算月末在产品成本的时候,要把在产品当成产成品来计算。
但是,很明显,一件在产品不等于一件产成品。那么,在计算成本的时候,就要先确定一件在产品大约相当于零点几件产成品(即在产品的约当产量),从而把在产品的数量折合成产成品的数量,折合后的在产品数量就可以和产成品数量加在一起,确定一个新的产成品数量,然后按这个数量将各项成本项目进行分配。
2)约当产量的计算。把在产品折合成产成品,计算其约当产量,一般通过在产品的完工程度来确定。如果在产品的完工程度是50%,那么1件在产品就相当于0.5件产成品;如果在产品的完工程度是80%,那么1件在产品就相当于0.8件产成品。即:
在产品的约当产量=在产品数量×完工程度
所以,约当产量法的关键,是确定在产品的完工程度。
完工程度的确定,是个十分复杂的内容。由于在计算产品成本的时候,不仅要确定总成本,还要确定每个成本项目(即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的金额。这就需要把三项成本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别进行分配,计算完工产品、月末在产品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各自是多少。
在产品之所以没有完工,有两种可能,一种是材料已经全部投入了(原材料是一次性投入的),但是到月末时没有加工完成(即在产品与完工产品投料程度相同,但加工程度不同);另一种是材料只投入了一部分(原材料是逐步投入的),同时到月末也没有加工完成(即在产品与完工产品投料程度和加工程度都不同)。
所以,在对直接材料进行分配的时候,在产品的完工程度要根据投料程度确定;而对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进行分配的时候,在产品的完工程度要根据完工率来确定。
投料程度和完工率的确定,又取决于投料方式和生产工序的多少。
因此,这种方法不太适合小微企业使用,这里就不作详细介绍了。如果大家需要,可以从《成本会计》一书中学习。
2.完工产品成本的核算
和完工产品成本的计算相比,完工产品成本的核算实在是太简单了。在产品完工验收入库后,根据计算出来的完工产品成本,作以下会计分录就行了。
借:库存商品
贷:生产成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