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论述增加国民收入可增加社会福利这一点时,庇古把生产资源最适度的配置看成是增加社会福利的必要条件。在对生产资源配置问题的分析中,庇古在经济学说史上第一个详细地论述到,个人追逐私利的行为会造成不良的社会后果。有些活动从个人角度看可能有利,但对社会却可能不利。于是,庇古提出了“边际私人纯产品”和“边际社会纯产品”两个术语。前者是指增加一单位投资为私人增加的纯产品(这些纯产品的总价格叫“边际私人纯产值”),后者是指增加一单位投资给整个社会增加的纯产品(这些纯产品的总价格叫“边际社会纯产值”)。边际私人纯产品与边际社会纯产品往往是不一致的。例如,某工厂主扩大化工产品的生产规模,他支付购买的原料、劳力和生产工具等费用,不过是他私人为生产这种产品所花费的成本。通过扩大生产,虽然工厂主赚了许多钱,可是化工厂要排出大量“三废”,造成严重的空气污染和水源污染,给其他人带来损失。这样就需要大量增加城镇的清洁费用,这些清洁费用实际上是生产这种化工产品时社会所支出的成本。在这种情况下,边际私人纯产值就超过边际社会纯产值。相反,某科学家的一项重大发明也许给他私人带来的收入并不很大,可是给社会带来了莫大利益,因而边际社会纯产品远远超过了边际私人纯产品。
提出“边际私人纯产值”和“边际社会纯产值”两个概念以及指明它们之间的不一致,与生产资源最适度配置有很大关系。庇古指出,只有当一国可利用的生产资源在各种不同用途上的最后一个单位给社会带来相同的纯产值,也就是它们的边际社会纯产值都一样时,才算获得最合理的利用,产生最大的经济福利。
在私人经济社会里,生产资源的大部分是以资本形式控制在私人手里的,而私人在自由竞争中总是根据最大限度地追逐利润的原则办事的。为了追逐利润,他们一定会通过自由竞争使自己每一元投资都得到相同的边际私人纯产品。如果边际私人纯产值与边际社会纯产值在一切场合都一致,那么自由竞争就可使边际社会纯产值相等,从而使社会经济福利达到极大值。(www.zuozong.com)
然而,现实生活中边际私人纯产值和边际社会纯产值往往是不相等的,怎么办?庇古认为,应由国家进行干预,采取税收和补助金政策来解决。例如,酿酒业利润丰厚,但严重的酗酒现象会造成各种社会问题。因此,政府应该对酒采取高税率政策,迫使资本转移到其他行业。对待科学家搞科学研究和技术发明这类工作,政府必须给予大量补助和奖励,再给予专利权,努力提高这类投资(包括人力资本投资)的“边际私人纯产品”,从而鼓励更多的人对这类工作部门进行投资(包括人力资本投资)。庇古就这样主张由政府调节边际私人纯产品与边际社会纯产品之间的矛盾,来实现生产资源的最佳配置。
庇古的这套福利经济学尽管还只是一套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体系,但是,从发展市场经济视角看,却有着很大的意义和影响。第一,它在西方经济学说史上最先系统地提出并论证了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来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经济秩序的一套经济理论和政策思想,为政府用政策手段调控收入分配提供了依据;第二,它在西方经济学说史上最早提出了正负外部性效应的思想观念以及用税收和补贴的国家政策来调节私人经济活动以最优化资源配置的主张,从此,“庇古税”就成为微观经济政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