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农业经济与技术的有机结合

农业经济与技术的有机结合

时间:2023-06-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4]董时进进一步解释道,农业包含技术和经济两个层面,前者追求产量的提高,而后者则是尽可能降低生产成本,而农业经济又可分为两支,一为个人,曰农业经营,以个人利益为主,另一为社会或国家,曰农业经济或农政,侧重于如何增加社会或国家的利益,使其充分发达。董时进提出农经与农技不仅相互关联,而且不可分离,相互依托。

农业经济与技术的有机结合

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舒尔茨(Theodore W.Schultz)将农业经济学界定为两个方面的结合:其一为所有与农业有关的经济活动(农场经济、农业部门、农业体制),其二是对农业部门特征的经济分析。[22]就学科属性而言,农业经济学横跨农学和经济学,是两者结合的产物,属于应用经济学范畴,而与一般经济学(或曰理论经济学)相对。与欧美不同,就中国而言,由于农业在当时所占份额及其对国家的极端重要性,中国的经济某种程度上其实就是农业经济。

农业是一项实业,其目的不仅仅只是为了生产、丰收,更主要的还在于通过它获利,收到实际效果。因此,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也就需要特别注重利益与损失的关系,明确生产的数量多寡与利益大小并非等同,需要区别对待,不能混淆。“农业发达,不是讲农民数目的多,也不是论农田面积的大,是要农产物——原料或食品有余无不足。”[23]“所谓科学的农业者,即农业之经营,须合乎科学之法则。”[24]董时进进一步解释道,农业包含技术和经济两个层面,前者追求产量的提高,而后者则是尽可能降低生产成本,而农业经济又可分为两支,一为个人,曰农业经营,以个人利益为主,另一为社会或国家,曰农业经济或农政,侧重于如何增加社会或国家的利益,使其充分发达。农业经济包含很多细目,如土地经济、土地分配问题、土地整理、土地改良和租佃关系等。[25](www.zuozong.com)

总之,“农业经济学即以损益为前提,而讲求农业经济方面的事情与问题之科学,其功用在指示增加农民利益,发展国家农业的途径,以辅助社会全体的繁荣”[26]。董时进提出农经与农技不仅相互关联,而且不可分离,相互依托。农经专业学生必须先过农业技术这一关,学习农业经济,首先就得具备农业的基本知识,如土壤、肥料、作物、畜牧园艺病虫害等,学好之后方可用之于对农业经济问题的分析,否则就是空中楼阁,不着边际。在他担任平大农学院院长期间,农经系低年级学生就与其他专业一同上课,以学习农学相关课程为主,待到高年级后再辅以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学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