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广西商务厅资料显示,2013年广西电子商务交易额397.50亿元,到2016年广西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6 180亿元,同比增长39.8%;2017年上半年,广西电子商务交易额达3 500亿元,同比增长13.90%,广西电子商务呈现快速发展的势头,面临很多机遇。一是国家和广西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支持电子商务发展的政策,大力支持电子商务发展;二是在“一带一路”沿线开放发展下,广西依托区位优势,中国—东盟信息港全面启动建设,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环境不断优化,东兴、凭祥、龙州等依托边境优势,跨境电子商务快速发展;三是电子商务的渠道逐步从城市延伸到农村的各个角落,目前广西电子商务进农村网点超1 000个,有23个县列入电子商务进农村全国综合示范县;四是通过开展“电商入桂”,浙江传化集团、北京至简云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浙江聚贸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中万环球有限公司、阿里巴巴“一达通”等一批电子商务企业落户广西发展;五是举办中国—东盟电子商务峰会、广西“壮族三月三”国际电商节、“党旗领航·电商扶贫”、广西电子商务创业大赛等活动,电子商务发展创业的氛围日益浓厚。
2017年12月,阿里巴巴集团宣布投入100亿元人民币成立脱贫基金。2017年,阿里巴巴与商务部合作打造兴农扶贫频道,目前累计对接全国13个省份,120个国家级贫困县。每个国家级贫困县的农产品平均销往270余个地级市,基本覆盖了全国绝大部分城市。这条链路通过整合阿里集团、社会和政府资源,一起建立农产品电商发展标准体系(村淘和地方政府合作)、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站点(村淘点)、人才保障体系(村小二和淘帮手)、商贸、供销、邮政和电子商务互联、互通的物流体系(菜鸟物流)、电子商务产业园(淘宝村)、农产品冷链物流基础设施网络(联合社会第三方企业)、鲜活农产品直供直销体系(天猫、盒马鲜生和天猫小店等)以及农村金融支撑体系(蚂蚁金服)。
目前,阿里巴巴已与广西39个县(市、区)正式签订合作协议,开通农村淘宝县域33个,建设村点1 170个。同时,乐村淘、京东商城、苏宁易购、村邮乐购等全国知名电子商务平台,争相布局广西农村实体市场,落地发展。其中,广西阿里巴巴农村淘宝招募合伙人(农村淘宝“店小二”)1 500多人,人均月收入2 800元,带动合伙人增收500余万元,全年实现交易额约8亿元。
过去,一条网线带来的繁荣市场经济是农民们从未“奢望”的事情。目前,随着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点不断发展壮大,形成一批“电商+产业”发展的新模式,走出一条有效的致富之路。例如,横县以阿里巴巴等大型电子商务企业为依托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打造横县茉莉花茶品牌数量超60个,茉莉花和茉莉花茶系列产品网上销售额达1亿元。百色通过电子商务平台销售芒果的店铺达3 700多家,网络销售芒果7.4万吨,占全年销量的22.6%,直接带动1万多人就业。东兴市万诚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海鸭蛋网上销售额达到320万元。桂林罗汉果种植面积达6 000亩,通过互联网实现罗汉果销售额7 000万元。富川脐橙利用电商销售,从传统市场销售价格1.0~1.2元/斤2.0~2.4元/千克增长到2.5~3.2元/斤(5.0~6.4元/千克),种植户和加工企业实现增收。(www.zuozong.com)
2017年,广西的龙州县、南丹县、扶绥县、天峨县、大化县、乐业县、西林县、资源县、都安县、昭平县、上林县、金秀县、三江县13个县获批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截至2017年6月,各示范县共建成电子商务进农村服务站点1 708个。其中,县级服务中心18个,乡镇服务站104个,村级服务点1 586个;共建立物流配送网点1 583个,其中县级物流配送中心26个、乡镇配送网点233个、村级配送网点1 324个;农村电子商务业务累计培训36 941人次;推动形成农产品网销单品698个。同时,电子商务进村也迎来“电商+产业+市场+冷链”新模式。重点解决农村物流配送瓶颈,支持快递物流企业、电子商务企业在乡(镇)建立符合电子商务发展需要的快递物流配送门店,在贫困村建立快递服务点。
2018年8月,阿里巴巴兴农、扶贫(广西站)项目启动,玉林北流市、梧州苍梧县、桂林灌阳县、河池南丹县、贵港平南县、防城港防城区、柳州柳江区等15个县(市、区)接受阿里巴巴兴农、扶贫品牌站授牌,正式入驻阿里巴巴农村淘宝兴农、扶贫频道。阿里巴巴提供天猫生鲜、聚划算、淘抢购等优质平台资源,拓宽当地农产品销路,并整合阿里巴巴淘宝大学、菜鸟物流、蚂蚁金服等人才、物流、金融资源,推动15个县(市、区)农产品标准化、品牌化发展,助力农户增收。
总而言之,广西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利用近年来广西经济快速发展的大好形势、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的新机遇和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的良好环境,借助阿里巴巴的千县万村电子商务扶贫计划,发挥地缘优势、侨乡优势、政策优势以及企业经营灵活的优势。通过选择适当的模式开展电子商务,加速传统企业的信息化改造,进一步优化经济产业结构,发展好广西经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