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片面倚重抽象法。马克思的科学抽象法是从具体到抽象再到具体的方法。如果舍弃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而一味地用一些抽象范畴来演绎未知事物,进行所谓的规范研究,是不可能得出符合实际情况的理论结论的。由于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不长,我们在研究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过程中,抽象分析无法说明对象本身,片面地、单一地运用抽象法,并据此进行规范研究,也很难得出正确“结论”,反而会导致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过程中许多具体的问题难以得到正确的理论疏导,使理论脱离现实。实践已经证明,任何方法都有一定的适用范围和研究对象,如果只运用其中的某一两种方法,难免使所得出的结论不完整,造成理论不能回答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窘境。
2.没有合理地采用实证法。实证法又称实证分析方法。毋庸置疑,实证法已经成为西方经济学研究方法中的主体方法。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实践只有50多年的历史,如果仅仅以此来对我国经济进行演绎,就难免失当。所以,就必须对我国社会主义现实经济运动过程进行实证研究,才能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下,揭示社会主义经济“是什么”。然而,近年来,我国理论界出现了对实证法的种种误解和偏差,导致了没能合理、有效地运用实证法来分析中国的具体问题。有些人认为所谓实证法就是搞实际调查研究,从而否定必要的理论指导,更有甚者,忽视和否定价值判断,片面强调“操作性”,这种方法论上的偏差,是与我国长期不合理地使用和轻视实证法分不开的。(www.zuozong.com)
3.轻视或者滥用数学方法。在现代经济学的研究过程中,数学方法已成为不可或缺的研究工具。运用数学方法,可以考察经济活动的数量特征和变化,进而可以更加直观地分析经济现象。但由于种种原因,在经济学研究过程中,却出现了轻视和滥用数学方法的两种偏颇。前者主要是缘于在经济研究中基本将数学工具拒之门外;后者主要是由于片面追求西方经济学中的分析范式,把数学公式、模型作为“装点门面”的花瓶,没有揭示数学分析背后的本质的东西,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了。轻视或者滥用数学方法是对待数学方法的两种极端态度,但二者殊途同归,都不利于我国经济学研究的进一步深化和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