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和市场原教旨主义

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和市场原教旨主义

时间:2023-06-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必先认识一般市场经济的特点和规律,进而弄清二者的联系和区别。以分工和社会化生产为基础的市场经济,其最基本的功能在于“联系”。市场经济愈发达,这种经济联系愈普遍、愈密切。市场经济的功能之一,是能够沟通经济效益与经济利益之间的联系,使经营者收入与他们创造并得以实现的价值直接挂钩,成正比关系。同时,必须看到市场经济的严重缺陷。

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和市场原教旨主义

为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必先认识一般市场经济的特点和规律,进而弄清二者的联系和区别。

市场经济的发育成长大体有四个阶段:①简单商品经济或市场经济雏形阶段,最早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的偶然交换关系,到奴隶社会形成初级的地方性小型市场,进入封建社会后期市场规模逐步扩大,但都附属于主体社会;②市场经济成熟阶段,即自由资本主义时期,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占主导地位,并开辟了世界市场;③发达市场经济阶段,即垄断资本主义时期,乃至金融统领整个经济,形成全球化趋势;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阶段,可谓市场经济的最高阶段。

市场经济的运行结构(从成熟阶段开始),大体有四个基本层次:①基层组织是承担一定社会分工职能与个体利益的经营体,即企业形式;②承担交换职能的中介连接体,即市场;③承担调节个体与整体相互关系的宏观调控组织,即政府;④最终端是消费者,是生产品的归宿和最终拉动力。犹如一个有机体,由器官、循环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组成(由各类细胞组合为载体)。但有一个成长过程,其初级形态只有前两个层次,而且规模小、功能不完善;其成熟形态,由于交换中枢(市场)形成社会规模,需要政府保护与少量的调节;其发达形态,基于基层组织(企业)在市场中相互矛盾的增多,市场需要秩序和调节,也就进一步强化和完善政府功能,此一阶段是经历很长的发展过程后才渐渐完善的,即20世纪30年代的“凯恩斯革命”后形成宏观经济,但自发性仍然是最重要的特征。市场经济的“神经中枢”真正健全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是完善意义上的市场经济运行结构,所以它被视为最高形式的市场经济。

基于市场经济特点,其一般规律主要有以下几条:①价值规律为基本规律,体现最核心的关系,支配其他规律;②供求规律,反映有效生产与消费需求之间的矛盾,也表现各个经营主体之间的矛盾状态及其产生的动力;③竞争规律,表现各个经营主体之间的矛盾状态及其产生的动力;④价格规律,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反映价值规律、供求规律、竞争规律的交互作用,也体现市场经济再分配的功能;⑤资源配置规律,以利益为驱动力、以价格为信号,形成各种资源组合的形式,进而由各类企业组成各类产业之间的变动,并呈现优胜劣汰的动力。由于以上主要经济规律组成所谓“看不见的手”,即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一种无形力量,推动着经济在波动起伏中发展,这种自发波动,在资本主义经济中产生了周期积累过剩的经济危机,这是它特有的规律。(www.zuozong.com)

商品—市场经济的活力在哪里?在于它是一个机制的集合体。一是联系的机制。以分工和社会化生产为基础的市场经济,其最基本的功能在于“联系”。如果说自然经济是封闭的孤立的经济,计划经济实为放大了的自然经济,那么,市场经济则是开放的、联系的经济。市场经济愈发达,这种经济联系愈普遍、愈密切。它的基本联系对象是供给和需求两侧。二是核算机制。商品生产面向市场,因此它的产品质量、品种和成本要受到社会的核算。首先是地方市场的核算,其次是国内市场的核算,最后是国际市场的核算。这种市场的核算作用,就是节约规律、价值规律和供求规律在社会化生产中的表现。三是激励机制。就是经济利益对生产者和经营者的激励作用和体系。市场经济的功能之一,是能够沟通经济效益与经济利益之间的联系,使经营者收入与他们创造并得以实现的价值直接挂钩,成正比关系。四是竞争机制。竞争是一种市场关系,有市场经济就一定有竞争。市场竞争对于每个企业来说,既是外在的压力,又一定会变成内在的动力,促使企业通过采用先进技术、更新设备、改善工艺和管理、发展联系等来降低消耗,提高产品质量,开发新产品,调整价格,改善服务,争得信誉。五是连动机制。这是由社会和经济联系作用所产生的连锁反应、因果互换的运动系统,特别是不断扩大的需求拉动。一个环节突破可能牵动其他一系列环节,使发达的商品经济成为扩大再生产型的经济,对技术进步不断产生拉力,形成加速反应,反过来推动市场经济更加发达。当代高新技术的飞快发展,正是市场经济推动的结果。六是资源配置机制。上述机制的合力能够合理地分配、优选、淘汰、组合各种生产要素,形成更有效率的生产、流通、消费的配置结构。资源配置机制,就是价值规律、供求规律、价格规律的交互作用,以价格为主要信号,经营者积极寻找更有效益的方式,使各种要素能够最佳组合,避免人们主观计划带来的盲目性投资和不计成本的行为。市场配置资源与计划配置资源相比较,更具有客观性,以追求高效为目标,避免僵化、停滞、封闭和大规模的社会浪费和产业结构的畸形化(计划的盲目性会造成更严重的浪费),也有利促进人民生活的多样化,促进生产和消费连接,有利于实现社会再生产的良性循环。所以,市场发挥决定性的资源配置作用,更能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和新陈代谢。七是优选机制。这是指社会化生产力通过市场经济中介,促进所有制具体实现形式的优化

同时,必须看到市场经济的严重缺陷。为弥补其重大缺陷,就需要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又产生另一只手即“看得见的手”。从生产社会化规律考量,宏观调控是发达市场经济必备的功能,不是另外附加的东西,“两只手”缺一不可。但是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下,它仍然解决不了生产社会化和私人占有的矛盾,从而也不可能协同“两只手”,总是跛足运行,危机不断发生,也不可能克服市场经济的其他缺陷。

新自由主义正是集中反映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缺陷的意识,代表大资产阶级的利益。比如,“经济人”即自利人,人性是追求私利的。这是资产阶级经济学的逻辑起点。20世纪中叶兴起以弗里德里奇·哈耶克为代表的新自由主义种种片面性发展到极致,形成“市场原教旨主义”(约瑟夫·斯蒂格利茨),从某种意义上也是对凯恩斯“经济学革命”的反动。英美大金融资本寡头的需要却使它成为统治者意识,变成思想垄断工具和政策指针。现代国际超级垄断资本主义已经把它变为侵略和统治世界的意识工具,这可谓新帝国主义特征之一。它由于过分自由地违反经济规律却积恶成疾,导致爆发国际金融危机。2008年始于美国殃及世界的金融危机,致使其经济至今疲软、复苏乏力,市场萧条长达七年之久,连西方经济学家都认为新自由主义惨败了,这是它的终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