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有制的另一种形式是集体经济,是由部分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共同劳动、共同分享劳动成果、共同分担经营风险的一种经济形式。它量大面广,遍及城乡的农业、工业、建筑业、运输业、服务业以及科教文卫等各个系统,与国有经济一起,构成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进入21世纪后,城市老的集体经济形式有所下降,同时也创造了股份合作的新形式。
从目前来看,城市集体经济出现了高科技大型企业,最典型的是海尔集团,成为创新的样板,早已走向世界。应当认真研究这种类型的集体企业的经验。同时,全国最大的为农村服务的合作经济是农村供销合作社系统(实际上在城市也占有相当一部分市场),拥有2亿多资产,经过改革正在释放活力,营业收入达4亿元,并且扶持、引领农村许多专业合作社。农村集体经济比较复杂,经过联产责任制改革,原有的组织形式、劳动形式、分配关系都发生了重大变化(邓小平称废除农村人民公社体制为农业的第一次飞跃),只有极少数村庄保留和发展了原有的集体经济形式(如江苏的华西村、河南的刘庄等)。从21世纪开始,农村逐步出现多种实现形式新的集体经济、合作组织。(www.zuozong.com)
这里需要说明所有制的实现形式。所有制是指生产资料的归属关系,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而一种所有制怎样运行,采取什么样的经营方式更能适应特殊生产力的性能,在市场中经营更有效率,这就不能采取一种模式。比如,为吸纳社会资本就要采取股份制形式;为使员工更关心企业运作,就实行个人入股。在工业中由于行业不同,就会有适应其生产经营特点的多种企业形式,在现代市场中多采用公司制逐步取代直接经营的企业形式。服务业甚为复杂,更需要多种经营形式。由于农业生产力的特殊性,其集体经济比较适合于集体与农民家庭经营形式,合作社较为适合。合作社又可分为同等股份与不同股份两种形式。总之,各种所有制在运行中都会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经营形式,这就是实现形式。过去苏联的公有制实现形式十分单调,造成体制僵化;中国接受他们的教训,也借鉴了西方市场经济的一些做法,从实际出发创造了多种实现形式,而且首先从农村集体经济开始,尔后推广到第二、第三产业。这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丰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