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企业引进技术并将之再创新的案例中,索尼公司也许最为知名。1952年,索尼已经在开发和销售磁带录音机方面大获成功,但市场地位仍不牢固,企业规模也偏小,只有大约120个雇员。于是井深到美国对磁带录音机的销售进行可行性调研。他在纽约期间得知西部电气已经开始出售晶体管的专利权。井深决心使索尼成为一个创新性消费电器的生产商,他考虑用晶体管制造便携式收音机,于是去西部电气购买专利权。西部电气建议井深放弃他的计划,因为晶体管的生产仍然极不稳定,不适合于民用,民用产品要求价格保持在适宜销售的水平。而把产品销售给军方和其他公共用户则恰恰相反,它们基本不介意支付高昂的价格。然而,井深已经下定了决心。
但是,索尼的问题在于要取得通产省的批准。正如第2章所述,政府仍然控制着外汇,索尼必须获得通产省的批准才能从西部电气引进技术。对于通产省官员来说,晶体管技术似乎没有什么发展前途,而且,他们不认为这个微不足道的新公司有足够的能力来消化吸收引进的技术。井深花了大约六个月的时间去拜访和说服这些官员才终于获得批准。[7]因此,难怪井深在索尼的搭档盛田昭夫一再强调,“有些评论家似乎认为通产省是日本电子工业的大恩人,其实不然”(Morita,1986:66)。
实际上,获得西部电气的专利和通产省的批准仅是很小的第一步。毕竟,如上所述,由于晶体管的质量很差而且难以生产,西部电气已经建议他们不要用晶体管制造收音机。索尼委派岩间和夫(Iwama Kazuo,以前在海军技术研究所工作,后来成为索尼公司的总裁)前往西部电气,开始进行开发工作。西部电气把基本技术出售给索尼,但并不出售生产诀窍,因此,他们虽然允许岩间参观工厂并回答他的问题,但是他们既不给书面说明,也禁止在工厂做记录或拍照。岩间尽力了解整个生产过程,根据记忆描绘设备图,然后把详尽的笔记发送给东京的工程师,他们据此开始制造设备并进行试产。尽管“合金型”晶体管在美国更普遍,据悉也比较容易生产,但他们还是决定试产所谓的“生长型”晶体管,因为索尼认为后者的特性更适合生产收音机,而且据推测,也更适宜大规模生产。
1954年,索尼尝试制作了数百个晶体管仍未取得成功,但是已经因花费了一亿日元(30万美元)而濒临破产。后来,他们终于制作出一个成品。然而生产非常不稳定,成品率还不到5%,也就是说,每100个晶体管当中只有5个达标的晶体管能用来生产收音机。但是井深决定勇往直前,因为他相信“即使成品率如此之低,但是如果我们努力去做仍有改进的机会。而且,如果成品率能够提高,例如达到50%,成本就会降至1/10,我们就能够获得巨大的收益”(Nakagawa,1981:64)。正如第1章所述,这种挑战风险和技术难题的精神以及对自身能力的信心,正是企业家精神的最基本因素。
尽管这个产品起初由于音质差而被认为是个失败的尝试,但是年轻消费者喜欢它的便携性和低电池消耗。它渐渐地开始畅销起来,成为索尼的主打产品。然而,生意蒸蒸日上给索尼带来了两个问题。第一,由于晶体管成品率仍然很低,生产跟不上需求。第二,规模更大的竞争对手利用美国无线电公司和其他美国公司的生产经验来制造“合金型”晶体管,进而开始制造自己的晶体管收音机。这种迅速的仿造和入市行为说明了日本产业竞争的激烈程度。(www.zuozong.com)
唯一的解决办法是降低次品率。据井深说,是一位女工凭借天分和恒心仔细地查遍了所有工序才找出引致产品缺陷的原因。根据她的建议,工程师们着手完成这项繁重的任务,在整个生产流程的每一个节点检测每一个产品,最后得出结论,是锑引起这个问题。经过几轮试验之后,他们开始改用磷来进行生产,成品率因此大幅提高(Aida,1991:vol. 1)[8]。这个创新帮助索尼公司解决了上面的两个问题,并使得公司在与其他强劲对手的竞争中处于更加有利的位置。随着晶体管收音机大获成功,索尼成为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并开始向跨国公司发展。
这个案例生动地说明了生产工人参与改进产品及其生产工序的积极性,虽然也可能误导人们把这种观察结果推及到其他公司或行业。但是,经常可以看到日本车间工人参与改进生产工序。不难发现,这与上述观察结果是相类似的,日本人把该行为称作“改进”(kaizen)。在7.6节,川崎制铁公司的经历也明显体现出这种相似之处。
从政策的角度可以发现美国企业和日本企业的不同之处。那时美国企业已经在各相关领域有了技术积累,并且在国防部和其他政府机构拥有慷慨大方的稳定客户,而日本企业既没有这些相关技术可依靠,也不能依赖国防市场,因此不得不拓展消费市场,以取得增长。如前所述,通产省的电子技术实验室确实曾通过提供信息和研究人员来帮助企业。然而,任何一个索尼的工程师都没有参加过电子技术实验室的研讨会。实际上,通产省还试图阻碍索尼获得国外的晶体管技术。索尼努力去解决技术问题,因为它决心(而且别无选择)开发能引起消费者兴趣的创新产品。事后诸葛亮可能会忍不住得出这样的结论:日本缺乏军事和太空项目采购,对于产业发展来说是件幸事。但是,毫无疑问,日本为了成长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在相似的条件下没有多少国家能够取得成功。
消费者市场在日本电子工业发展过程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种作用可以从另一个案例——计算器的案例来加以研究。我们现在就转入这个案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