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向号瓷之国”,瓷器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发明和中华传统文化的标志性符号,千年灿烂的瓷文化,哥窑、官窑、汝窑、定窑、均窑、景德镇窑、磁州窑、耀州窑等八大历史名窑群星闪耀。2014北京APEC峰会汇聚全球目光,高淳陶瓷横空出世,“盛世如意”珐琅彩餐瓷闪耀国宴之夜,甫一亮相,已成经典,由高淳陶瓷创建的国瓷小镇再次成为递给世界的一张中国名片。
高淳国瓷小镇鸟瞰图
高淳陶瓷创建于1958年,1980年炻器产品开始大量出口国际市场,90年代发展成为中国规模最大的陶瓷出口企业之一,产品畅销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数十年的匠心坚守和不断创新使高淳陶瓷成为中国陶瓷行业知名企业,成为日用陶瓷国家标准的第一起草单位和国家“十二五”科技攻关项目——“高品质日用陶瓷示范项目”的主承担企业。
厚积而薄发,2014年高淳陶瓷承担了北京APEG峰会招待晚宴用瓷的设计制作任务。高陶人认为,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国际地位不断提升的背景下,应该利用国际盛会展示中国经典文化,表现民族自信,弘扬中华文化。高淳陶瓷用现代科技重现康乾时期的珐琅彩瓷经典工艺,精心制作出“盛世如意”国宴餐瓷。2014年11月10日晚,北京水立方洋溢着十三亿人的热情与东方梦幻,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为出席2014年APEC峰会的二十一个国家元首、夫人及嘉宾举行的盛大国宴上,“盛世如意”国宴用瓷闪耀全场,美轮美奂的中国瓷给各国元首留下深刻印象,展现出泱泱大国、礼仪之邦的待客之道。
2014年,高淳陶瓷成为上海亚信峰会、南京青奥会宴会用瓷。2015年12月15日在乌镇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接风晚宴上,“国粹珐琅彩青花瓷”与古雅清丽的江南水乡浑然天成,成为大会接风晚宴一抹靓丽的风景。
2017年5月15日,高淳陶瓷用三个月时间完成了第一届北京“一带一路”峰会“丝路国宴”午餐用瓷。“丝路国宴”餐瓷由圆形的展示盘和八角顶盖组成主格调,浸透着中华民族“圆则满,满则圆”,心有圆满便安宁不争的传统哲学,代表着和谐、圆满,花纹为盛于隋唐时期的“宝相花”,传达了吉祥、美满之意,开窗选用“富春山居图”,展现了中国传统的山水艺术文化,诠释“一带一路”精神。
2017年7月21日,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盛世如意”和“丝路国宴”餐瓷,成为中国国家博物馆首次规模收藏的中国当代陶瓷作品。
2019年4月27日,高淳陶瓷“丝路国宴”餐瓷作为第二届北京“一带一路”峰会午餐用瓷,在北京雁栖湖国际会议中心再次靓影。(www.zuozong.com)
2018年、2019年,“尊上1958”作为第一届、第二届中国进口博览会宴会用瓷在上海和平饭店、西郊宾馆、锦江饭店等多次使用。2019年11月5日晚,在上海豫园“春和景明”国宴瓷作为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夫人彭丽媛招待法国总统马克龙和夫人布丽吉特的宴会用瓷,充满“国际范、中国风、上海味”设计再次成为经典。
2020年9月8日,亚洲品牌盛典授予江苏高淳陶瓷股份有限公司“当代官窑”荣誉称号和2020“中国至尊品牌金奖”,国瓷小镇成为中国国瓷新地标。
美丽又精致的高淳陶瓷是如何炼成的?就拿餐盘来说,一只盘子的诞生,大致要经过覆旋压法、海绵吸水、上釉、烧制、图案装饰、描金这几道工序,需要好几位匠人投入多达36小时的工夫。每一款产品的花纹、器形、质地、釉彩,都要经过反复琢磨,不留瑕疵。正是这种百炼成钢的精神,才成就了在国宴上让世界瞩目的瓷器。
匠心出精品,高淳独有的“玉泉”牌骨质瓷,质地比一般瓷器更加温润,外观洁白,瓷质致密,透光度好且耐高温,兼具了美观以及实用的价值。
近年来,随着人们的消费水平不断提高,高档路线的陶瓷制品开始回归家庭,特别是艺术风格浓郁的、个性化的餐具、茶具等瓷器,市场需求旺盛。对此,高陶在创意设计上发力,围绕“文化”这个重心,一面传承一面创新,不断汲取灵感,推陈出新,创作出一大批深受大众喜爱的陶瓷作品。
而今,高淳陶瓷拥有“尊上珍瓷”珐琅彩瓷、“白牡丹”健康生活瓷、“玉泉”炻器、“玉泉窑”紫砂窑变釉和“柯瑞”高技术环保陶瓷五大系列产品,成为中国当代国瓷的领军企业之一。
60多年以来,高淳陶瓷始终融合中国传统文化,用心演绎东方元素,其作品和创意,总能让人感觉到一种品质的沉淀,一种文化的回归。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