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范园概况】邳州是江苏北部门户、人口第二大县,是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园林城市、最美中国·目的地城市,拥有30万亩连片银杏林海。邳州市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位于林海核心区,总面积6 300公顷,东傍淮河沂沭泗水系的沂水,西依国家4A级艾山风景名胜区,310国道和250省道相交过境。近年来,紧扣银杏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以8万亩银杏种植面积为依托,统筹做好苗木销售、精深加工、生态旅游等“银杏+”文章,2020年9月被评为第二批延伸产业链型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
一、主要亮点
(一)用开放定义园区、蓄积银杏胜势
1.打造高品质园区。坚持高起点规划,聘请清华大学朱育帆教授团队,编制“时光隧道”景观打造方案;聘请中山大学保继刚教授团队,编制“银杏小镇”乡村旅游规划。围绕产业融合,总投资17.5亿元,规划实施产业集聚引导、产业链条延伸、新型业态发展、经营主体壮大、融合发展创新五大板块21个工程项目;在公共财政投入上优先保障,在公共服务上优先安排,示范园建设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市镇村一体推进,总投资5.6亿元,实施道路硬化绿化、水系贯通、三线入地、卫厕改造、民居提升等47个工程项目,全面激活示范园产业融合载体功能,先后获得全国特色小镇等省级以上荣誉18项。
2.攻坚高新型项目。聚焦产业发展、生态旅游、公益文化、基础设施四大类,对接行业百强企业;以近期招引甲天下银杏研究院、友清食品、和润生物、金港银杏、博甲银杏果酒等15个银杏研发及深加工项目落户示范园,形成银杏全产业链研发与生产。甲天下银杏研究院联合中南林业建立省级银杏企业技术中心和省级银杏企业技术工程中心,共同研发银杏新产品,弥补银杏研发空白区,服务园区银杏深加工企业,完成产学研合作,推动新型研发技术高度转化。
3.集聚高端化要素。聚焦资金、人才、科技等要素,引导园区内重点骨干企业与上海医药工业研究总院中药研究室、中国医药工业研究总院等科研院所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引进了一批千人计划专家、“双创人才”、省“双创博士”;申报获批国家级银杏星创天地、江苏省银杏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园等国家、省级新技术、新产品平台35个,其中江苏普惠银杏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成功申报省级孵化器。园区研发投入占比不断提高,申报发明专利36件。“万年金”金叶银杏和“彩带”彩叶银杏等培育技术为全国独有,正逐步在全国推广。
(二)用产业厚培实力、做强银杏特色
1.做大“一棵树”的资源。围绕传统农业效益化、生态产业规模化、农副产品品牌化等问题,加快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统筹布局种植结构。建成连片银杏林8万余亩,其中中药材GAP基地1.5万亩,年产银杏果1 400吨、银杏干青叶7 000吨,在圃各类银杏苗木7 200万株,形成“苗、树、叶、果”四位一体的银杏综合生产示范基地。科技赋能智慧农业。采叶圃和育苗园采用国内雾化和点滴喷淋装置,节约水资源50%。加快农技耘APP、益农信息社等信息化服务平台推广应用,打通农技服务“最后一公里”;积极推进设施农业园区物联网技术推广应用,创建省级智慧农业示范基地,带动农业生产管理精细化、标准化和智能化。制定标准占领先机。经中国林学会批准,《银杏播种育苗技术规程》和《银杏叶生产技术规程》两个团体标准发布实施;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银杏叶用林高产优质栽培技术规程》省级地方标准发布实施。示范园参与各类标准制订,为后期抢占国内银杏产业制高点创造有利条件。利益联结强区富民。建立“合作社+基地+企业+农户”全产业链生产模式,包括银杏种植专业合作社370余家、入社农户9 194户、个体苗木销售和电子商务公司485家,从业人员有37 810人,销售网络覆盖全国20多个省市,形成了“买全国、卖全国”的银杏苗木交易市场。
2.做优“一棵树”的产品。坚持工业立市、产业强市,加快推进银杏制造业发展。大力发展精深加工。主攻银杏食品、药品、保健品、化妆品和工艺品五品产业链,建成省级银杏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园3平方公里,拥有以银杏加工为主的企业26家。大力打造一流品牌。康缘药业在园区设立子公司康缘尤赛金,是国内首批通过国家药监总局备案的厂家之一。银杏源公司的“三生友杏”牌开心果被评为江苏省著名商标,产品打入来伊份、三只松鼠销售网络。培育的优质银杏果“亚甜”和“宇香”,被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评为优质品牌。大力推进电子商务。示范园全面对接天猫、亚马逊、敦煌网、有棵树、江苏跨境、顺丰物流等规模跨境电商平台及跨境电商企业。淳康食品银杏酱、银杏面等银杏食品,每年网上销售额达8 000多万元,获评省级银杏产业电子商务示范园区。
3.做美“一棵树”的风景。打响“邳州银杏甲天下”品牌,以省级和国家级银杏特色小镇新型城镇化标准化试点为契机,大力实施“银杏旅游+”,精心打造“时光隧道”“银杏林海”等特色景点,连接艾山风景区,规划点线面结合的旅游线路,拓展“吃住行、游购娱”产业链,引领群众创新创业,开设绿色产品直营店,统筹布置农家乐、主题民宿、康体养生馆等60多家,年接待游客300多万人次。2020年示范园银杏产业产值78.2亿元,吸纳周边农村就业达2.6万人,极大地带动了农村经济发展。
(三)用文化厚植优势、放大银杏价值
1.扬银杏文化。着力挖掘历史文化、打造特色景点,将产业发展、地方建设、文化特色、风土人情结合在一起,统筹推进示范园文化建设。近年来,成功举办国际半程马拉松赛事、中国矿业大学“校地联姻·情系邳州”毕业季证婚仪式、世界环球小姐亚洲区大赛、“洋眼看江苏——走进邳州·醉美金秋”启动仪式等活动;2020年11月成功举办“第三届银杏文化旅游节”。
2.讲好地方故事。积极对接中央电视台、学习强国、人民网、人民日报等多家主流媒体加强宣传,打响银杏三产融合的优质品牌。邳州“时光隧道”曾被《国家地理》杂志宣传,银杏产业富民故事被央视《焦点访谈》《直播中国》《中国三农报道》等栏目多次推介。
江苏邳州银杏“五品”展示:药品、化妆品、食品、保健品、工艺品
3.推进高端交流。以国家级星创天地为核心,建立信息共享平台,为企业和农户搭建更广阔、更高效的信息桥梁,聚焦邳州银杏、银杏果成就大产业。2018年9月,科技部在示范园组织召开全国银杏星创天地工作推进会议;2019年11月邳州市以“科技引领、产业突破”为主题,召开第三届国际银杏峰会。
二、特色政策举措
(一)实施招大引新“一号工程”,扭住项目建设牛鼻子(www.zuozong.com)
结合徐州市“招商引资一号工程”,出台邳州市“招大引新一号工程”,在北京、上海、深圳设立驻点招商办,组织银杏产业专业小分队,对投资50亿元以上工业和城建项目、投资10亿元以上农业农村项目实行重点突破;在杭州等地组织乡村休闲旅游农业、现代都市农业招商推介会,首先推介“银杏小镇”,招引休闲旅游、康养民宿、温泉度假等项目,推动串点成线,打造国家级特色乡村旅游线路。
(二)建立健全六大创新机制,激扬园区发展新活力
坚决破除体制机制壁垒,依托邳州市委《关于给予特殊政策要求加快“两主三特四重”园区新一轮发展的意见》,建立健全六大创新机制,即土地股份合作机制、资源资金股份合作机制、订单协作增收机制、产销联动增值机制、“互联网+服务”联结机制、“邳州银杏”品牌联结机制,进一步促进示范园快速发展。
(三)强化示范引领、利益联动,充分凝聚群众内生力
出台《关于加快生态富民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实施意见》等相关文件15个,支持各园区吸纳农业转移人口就业、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就业。2018年拨付资金1.3亿元,用于支持园区企业、种植大户、行业领军人才等进行生产设备改善和新产品研发,对专利持有人实施奖励。以农民专家赵化友为代表的创业团体,获得金叶银杏新品种培育等发明专利6项,带动农民创业就业2 150人。采用土地股份合作型试点,引导农民土地入股,采用产销联动、公司订单采购,基地负责资金和经营,“公司+基地+农户”按照4∶4∶2的比例分配收益,既保证了林地承包人、经营人的收益,又增加了村集体和农户的收入。
三、经验启示
(一)以工业化理念发展现代农业
工业化思路的特点就是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邳州示范园以发展银杏产业为龙头,大力推进土地规模经营、统一生产标准、打响产品品牌,更加注重一产的设施化、标准化,银杏精深加工企业迅速发展,银杏产品科技水平大幅提升,让园区所在镇逐步实现了农业强镇向工业重镇转变,也推动了“二产反哺一产”。
(二)以多元化体系拓宽振兴路径
乡村振兴,不仅是产业兴旺,还要生态宜居、乡风文明。邳州构建“乡村振兴+特色田园+产业融合”体系,结合银杏种植业与乡村旅游服务业,推进创意农业、丰富休闲农业体验产业;结合“时光隧道”景区开发,提炼塑造品牌特色业态;以色彩童话村与摄影主题,形成以农民画为主题特色的文创产业,彰显乡村文化特色,加强旅游功能延伸,共同推动三产融合、产城融合和文旅融合,全面推进了乡村振兴。
(三)以立体化模式释放土地潜能
土地是农村最重要的资源,是乡村振兴的基础。邳州充分用活林下空闲土地,探索“银杏+蒲公英”“银杏+油菜”“银杏+柴胡”等多种林下种植模式。园区成立镇村农业公司,按照现代农业管理模式,把各村闲置林地统一纳入镇村农业公司经营,实现统一品种采购、统一经营管理、统一种植标准、统一仓储收购、统一加工销售。2020年,林下立体种植油菜及柴胡12 000多亩,农户分红580万元。
(四)以系统化思维放大资本加持
深刻领会农业农村部《社会资本投资农业农村指引》文件内涵,出台《邳州市乡村振兴专项资金管理使用办法(试行)》,坚持设立基金、招引资金、整合资金一体推进,形成资金池,对于发展前景好、技术含量高的企业组织专家评估,最高可以获得50万元资金无息支持,支持时间最长3年;每年拿出1 000万元,给予示范园新型企业税费、用地等政策优惠;整合政府涉农项目、科技扶持等资金1 650万元,按照“统一规划、统筹安排、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原则,集中力量支持示范园内农业农村项目、品牌培育、技术改造等建设,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益,激活了农村发展潜力。
立足新发展阶段、开启新发展征程,邳州将以银杏综合开发为纽带,向优新品种培育、高端产品研发、生产标准建设、产业规模替代、特色旅游打造五个方向精准发力,不断做大银杏资源开发、做优银杏特色品牌、做强银杏产业“雁阵”、做靓银杏旅游文化,构筑银杏全产业链开发新格局,主动扛起“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新使命,全力争当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高质量发展先行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