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民工子弟学校学生科学素质培养的实践与探索

民工子弟学校学生科学素质培养的实践与探索

时间:2023-06-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民工子弟学校学生科学素质培养的实践与探索未成年人科学素质的培养是国民综合素质提高的重要环节,关乎全民族发展大计,决定我国在国际竞争中的科技实力。

民工子弟学校学生科学素质培养的实践与探索

民工子弟学校学生科学素质培养的实践与探索

未成年人科学素质的培养是国民综合素质提高的重要环节,关乎全民族发展大计,决定我国在国际竞争中的科技实力。在2006年2月国务院颁布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中指出科学素质是公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成年人科学素质行动计划作为重点人群的科学素质行动计划之一,未成年人科学素质的培养是全民科学素质建设的基础工程。

一、培养民工子弟学校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意义

近几年随着上海外来民工的增多,民工子弟学校也在上海的各个城乡角落里日益增多,据宝山区教育局统计,日前分布在宝山各个乡镇街道,规模不等的民工子弟学校有32所,其中规模较大,较为优秀的纳入区民办学校管理范畴的有5所。“民工子弟”,虽是一个弱势群体的代名词,但他们也是我们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如何关爱他们,在民工子弟学校普及开展科技教育,培养民工子弟学校学生的科学知识、科学意识、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等综合科学素质是实践《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的重要举措,对提升未来国民的科学素质都有着重要意义。

二、民工子弟学校与学生的现状

通过走访宝山区5所被纳入区民办学校管理范畴的农民工子弟学校,发现这些民工子弟学校的领头羊在对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方面普遍存在着如下问题。

1.硬件设备缺乏

教学条件非常简陋,基本没有开展自然常识、科技教育的实验仪器,更不用说实验室与图书馆了。

2.师资力量薄弱

民工子弟学校的教师多为外地有高中、大专学历的人,且大多数都没有教师资格证书,缺乏教学经验,对科技教育更是一片茫然,教师既自身缺乏科学素养又无相关理念与经验。

3.教学内容单一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民工子弟学校几乎仍仅停留在完成语、数、英三门学科的教学上,除上课外,其他春游、参观等活动基本没有,学生无法全面发展,所以有人戏称民工子弟学校只是“识字”学校。

身处这样的学习环境,加上民工子弟学生家庭经济条件相对比较差,父母忙于打工、做小生意而疏于关心他们,所以他们与城市里的孩子比较起来有如下特点。

1.易产生兴趣

民工子弟学校学生由于生活的环境差,见识比较少,所以很容易对未曾接触过的事物产生兴趣。

2.能吃苦耐劳

民工子弟学校学生很多都不是独生子女,放学后经常要帮父母照顾弟妹,做饭烧菜,身上没有“骄娇”二气,所以相对于城市学生要能吃苦、能耐劳。

3.动手能力强

民工子弟学校学生由于平时经常做家务等,所以动手能力都比较强。

4.知识面狭窄

在城市家庭差不多普及电脑,注重旅游,父母乐于带孩子逛书店、看展览的今天,民工家庭的电脑拥有率、报纸订阅率却不足5%,有的家庭甚至都没有电视机,所以民工子弟学生知识面相对于城市学生要狭窄得多。

从以上几点可看出,除了客观因素造成民工子弟学校学生知识面窄,所知的科技知识少以外,他们自身的其他能力还是不错的,这对培养他们的科学素质很有促进作用。

三、民工子弟学校学生科学素质培养的方法与途径

为了让科技教育也惠泽到每一位民工子弟学生,让那些与我们生活在同一蓝天下的孩子逐渐融入到宝山青少年的科普活动中来,同时也为探索大中城市中民工子弟科技教育的方法与途径,宝山区青少年科学技术指导站在区教育局的指导下,于2007年底建立了“宝山区民工子弟学校学生科学素质培养项目组”,近两年来针对民工子弟学校与学生的实际情况,先从5所被纳为民办的学校入手,尽量从科学普及的层面上,扬长避短,设计一些具有民工子弟学校特色,适合他们开展的创新性、趣味性、实用性、可操作性强的科普教育系列活动,由点及面地培养民工子弟学校学生科普活动兴趣与科技素养。

(一)整合资源’获取各方后援(www.zuozong.com)

1.借助社会资源

协调乡镇、街道、科协与环保局等单位共同关注民工子弟学校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工作,帮助学校订阅《科技报》、《人与自然》等科技读物,并与这些单位联合起来组织活动,既可加强活动力度又可获取经费资助。

2.组织“手拉手”活动

通过少先队活动,组织周边学校与民工子弟学校“手拉手”,发动“手拉手”学校学生献出一本科技好书,帮助民工子弟学校建立“科技小书箱”,给他们提供学习资料,开拓民工子弟学生的知识面,激发他们学习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科学的精神。还组织民工子弟学生参观“手拉手”学校实验室,由实验室老师作讲解,这样,既增长了学生的科学知识,又能让学生真正更深入了解科学,更加热爱科学,增强学生的科学兴趣和求知欲。

3.鼓励大学生志愿者参与

联系一些大学生志愿者定期到民工子弟学校与学生交流与活动,传播给他们一些最新的科技信息,教他们做一些简单而有趣的科技小实验等。志愿者觉得有意义,学校很欢迎,学生既很开心又很受益。

(二)因校制宜’少用活动经费

民工子弟学校活动经费缺乏,民工家庭收入也比较低,能保证孩子有书读就不错了,所以在民工子弟学校开展航模、机器人等活动经费高的科技活动是不现实的,只有针对他们的实际情况,组织开展尽量少花钱、最好不花钱的又有实际意义的活动才能被学校、家长接受。

1.以走进去宣传的形式传授科普知识

针对民工子弟学生卫生习惯、环保意识与安全意识相对都比较差,假期里又都缺乏大人监护,易出各类事故的情况,请少科站的科技教师到各所学校通过拉线广播给全校师生宣讲环境保护、安全生活等方面的科普知识,并结合环保教育开展“回收可利用垃圾”活动,让学生运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来辨别哪些是可回收、可利用的资源,哪些是需要处理的垃圾以及如何用最环保的方法来处理。这些活动既不花钱又意义深远。

2.以带出去参观的形式增长科技见识

上海现有100多个科普教育基地,宝山也有多个免费给学生参观组织活动的科普教育基地,如气象科普馆、东方假日田园等,利用这些资源,组织各校学生就近参观与实践,增长科技见识,感受科技的无穷魅力,激发起他们对科技的兴趣与情感

3.利用身边科教资源组织科普活动

“学习身边的科技知识,探索身边的科技奥秘”“只要肯挖掘,科教资源处处有”,是民工子弟学校学生科学素质培养的最佳途径。如开展“培育一棵小苗苗”“饲养一只小昆虫”活动,建立“班级生物角”,引导学生在方便面碗里播一颗种,在小玻璃瓶里养一只蝈蝈等小昆虫,并通过观察了解植物的生长特点,动物生长繁殖的过程,探究生物所需的基本生存环境等基本科学知识,同时学会观察、记录、分析等科学方法。还如组织学生开展废旧物品创意小制作比赛,让学生利用身边的废旧物品(牛奶盒、饮料瓶、废纸箱等),用聪明的大脑进行想象设计,用灵巧的双手制作出能再利用或能起到装饰作用的作品,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动手能力。这些活动都不用花钱但也很受学生欢迎,给学生枯燥的学习生活增添一道亮丽的科技风景线。

4.参与全市、全国组织的部分科技竞赛

将全市、全国组织的部分适合民工子弟学校学生参加的科技竞赛介绍给学校与学生,使他们与城区孩子同参与、共竞技,这对培养他们的自信心与对科技活动的兴趣是非常有帮助的。如参与上海市科技艺术教育中心与上海市动物协会一起组办的“救救野牛”知识竞赛等。

(三)因势利导’积累科技知识

结合时事开展一些相关科技竞赛活动,培养学生关注国家大事,关注科技信息,关注生活的科技品质。如奥运会期间组织“奥运科技知识知多少知识竞赛”。2010年世博会即将到来之际,为培养学生的主人翁精神与创造想象力,开展“迎世博”宝山区民工子弟学校学生环保创意金点子大赛,要求学生围绕现今生活、绿色环保、各种各样出行方式及工具,以改善生活、节能减排为主题,以畅想的形式,提交创意金点子。

(四)借助载体’营造科技氛围

借助“科技节”“科技周”等载体,指导各校有主题、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科技活动,营造校园科技氛围,普及学生活动面。如2008年第二学期的民工子弟学校科技周活动主题为“播撒科技的种子”,口号是“科技创新 我能行”,活动内容有周一:开幕式、观看科技教育片(由少科站老师带便携式投影仪与手提电脑到校放映);周二:环保手抄小报展示与评比;周三:“科学梦、成才路”讲科学家的故事比赛;周四:秀秀我的纸作品;周五:闭幕式,未来世界幻想小品表演。内容既丰富又受学生喜欢,而且每一位学生都能在科技周中参与到至少一项科技活动中,所以学校里洋溢着浓浓的科教气息。

(五)挖掘人才’个别专业指导

通过科普活动与科技竞赛,挖掘有科技特长的学生,及时推荐给少科站相关项目负责老师因材施教,培养人才。如在废旧物小制作竞赛中发现民办申花小学的学生作品中有一件用废纸箱做的学校校舍模型,尽管有些不成比例,但做工精细,也很有创意,于是将制作的学生推荐给建筑模型负责老师进行个别专业指导,颇受老师欣赏。

以上是近两年来我们宝山区民工子弟学校学生科学素质培养项目组为培养民工子弟学校学生的科学素质而做的一些实践与探索。展望未来,要想让民工子弟学校学生这朵“流动的花朵”吐露出科技的芬芳,我们校外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者还需不断实践、不断探索、不断完善、不断提高,可谓任重而道远!

(上海市宝山区青少年科学技术指导站 秦莉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