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家政学的重要领域及其作用

家政学的重要领域及其作用

时间:2023-06-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家政学除了家庭教育、家庭营养、家庭保健三大基础领域之外,还有很多重要的支撑领域,包括家庭伦理、家事法律、家庭休闲、家庭艺术、家庭礼仪、家庭生活管理等。限于篇幅的原因,不可能穷尽所有,罗列一些重要领域进行说明。家庭伦理研究的重点是要构建符合中国特色的家庭美德。目前,家族成员发生财产纠纷较多的是关于家庭财产的继承,主要是房屋等不动产的划分。禁止发生家庭暴力、虐待等行为。

家政学的重要领域及其作用

家政学除了家庭教育、家庭营养、家庭保健三大基础领域之外,还有很多重要的支撑领域,包括家庭伦理、家事法律、家庭休闲、家庭艺术、家庭礼仪、家庭生活管理等。限于篇幅的原因,不可能穷尽所有,罗列一些重要领域进行说明。

家庭伦理,有时候也称为家庭道德、家庭人际关系。家庭伦理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调解家庭内部、家族、社会的道德关系和行为关系的总和。我们常说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和谐稳定的家庭关系是整个社会安定团结的基础。研究家庭伦理,使之既能够反映两性关系和亲子关系的自然原则,又能够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成为自然关系和社会关系的统一。

家庭是社会中的独立个体,存在一些全社会的共性,也存在家庭特有的个性。主要包括以下特点:

1.时代性特点。家庭伦理受特定的历史条件影响,不同时代呈现出家庭伦理是不同的。就拿恋爱来说,封建社会的伦理要求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现代社会则讲求“恋爱自由”,反其道而行之则会被认为是违背伦理规范。

2.阶层性特点。家庭伦理是一种意识,受家庭特殊的环境所影响,这种环境又受到家庭所在阶层的制约。例如美国社会中,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家庭,对于学习的重视程度和对于社会规范的尊重程度相对较差,而上层社会的执行相对较好。

3.稳定性特点。家庭伦理不是不能改变的,但在一段时间内应是保持稳定的。无论是从社会整体,还是家庭个体而言,都存在继承性和稳定性的特点。例如中国社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无论社会还是个人,对于自由主义都是持批判立场。很多家庭经过许多代形成的家风家训,就是家庭伦理稳定性的表现。

4.非对等性特点。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人们的意识一定根源于社会发展水平,但在一定时期,两者有呈现出非对等性的特点。例如新文化运动中倡导新生活的家庭,有包括美国很多白人家庭普遍存在的种族歧视。

目前,中国的家庭伦理建设形势不容乐观,社会上出现的很多问题可以溯源到家庭伦理关系出现了问题,例如不断上升的离婚率、婚外恋、赡养老人问题等。

家庭伦理研究的重点是要构建符合中国特色的家庭美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家庭美德的界定是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互助。目前,如何将家庭美德灌输到家庭生活中,除了说教式、海报式宣传以外,还缺乏有效的教育工具。如何做到入脑、入心、润物细无声,还需要家政学做出更多的研究和探索。

法律是一种社会规则,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由特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的规范体系。在家庭生活中,法律发挥着协调家庭成员之间、家庭成员与外部社会之间关系的作用。

家事法律是民法中的一部分,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家事法律主要调整三方面的内容。

民法对于人身权利界定,包括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等。家事法律不仅规范家庭成员内部的行为,也保护家庭成员不受外力侵害。

财产权利,包括财产取得的方式、方法、内容等符合法律的规定。目前,家族成员发生财产纠纷较多的是关于家庭财产的继承,主要是房屋等不动产的划分。

我国法律规定了家庭成员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婚姻法规定了夫妻应当相互忠诚、相互尊重,家庭成员应当尊老爱幼、相互帮助。禁止发生家庭暴力、虐待等行为。

家政学对于家事法律的研究,重点在于如何规范和保护家庭及成员的合法权益。例如2019年《上海市家政服务条例》经上海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表决通过,就是家事法律实践的一大成果。

条例共七章四十三条。条例要求建立家政服务管理平台,归集家政服务机构和人员的基本信息;开展家政服务机构和人员备案;同时,实行家政服务人员持证上门服务,家政服务机构应当将其家政服务人员或者由其居间介绍的家政服务人员的信息,在家政服务管理平台上备案,并发放家政上门服务证。地方立法能够很好地保护家庭及家政行业的合法权益。

人与机器存在着某些类似,机器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需要保养、维修,以提升其运行效果、延长机器寿命。人在工作了一天以后,也需要一定形式的放松、休息,以应对新的工作和挑战。休息的场地固然可以很多,但最多、最舒适的一定是家庭。

休息和休闲既有联系,又有差别。休息是简单的放松,休闲是有意境、有心情、有目的的休息。家庭休闲功能如果能够充分发挥,不仅能够为家庭成员补充能量,更能够促进家庭互动,巩固家庭的稳定性和凝聚力。

休闲本身是一项个性化的活动,根据个人和家庭兴趣不同,类别举不胜举。这里仅以几种家庭休闲形式进行说明。

包括读书、听广播、看电视、听英语、看电影等。此类休闲活动可以个人进行,也可以家庭一起参加;既可以作为放松,也可以在放松的同时增加知识。

包括参加舞会、酒会、聚餐等。此类休闲活动一般情况下与家庭以外的其他人共同举行,在放松心情的同时,促进社会交往,扩大家庭的社会交际面。

包括琴、棋、书、画、种花、养鸟、养鱼等休闲活动。此类活动不仅放松心情,引起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共同爱好驱动下,人们能够形成更加稳定的伙伴关系,促进家庭与家庭之间的交往。

现代人,特别是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平时运动的时间较少。因此,在工作之余安排适当的体育锻炼作为休闲活动,不仅放松心情,更能够促进身体健康。同时,以家庭为单位的体育锻炼,更能够促进家庭和睦。

过去,食品制作被视为是家务活动,是一个劳心劳神的任务。但随着家务劳动量的降低和人们对于生活品质的追求,家庭制作美食也成为一种休闲活动,在此过程中获得心理上的愉悦。如果能够和家庭成员及朋友分享成果,成就感更大。

虽然家庭休闲是家庭的个性化活动,差异性很大,但作为家政学的研究对象,还是有共同的客观规律。家庭休闲应该侧重于以下几个方面。

这是一个偏社会学的研究主题,不同社会层次、职业背景的家庭在项目选择上有哪些偏好,存在怎样的规律。对于休闲偏好的研究,有利于社区为家庭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服务。(www.zuozong.com)

如何科学地安排休闲活动?既能够放松情绪、养精蓄锐,还能够陶冶情操、扩大交际,更重要的是不影响家庭生活和工作,的确也是一门学问。一方面要根据家庭成员的年龄、兴趣等特点合理地设计休闲活动项目,另一方面要控制活动的度,使得更合理、更巧妙。

每个家庭都有自己对于家庭的管理方法,但很少有人总结怎样的管理方式能够让家庭生活更美好、更便捷、更舒适。

尽管有人认为家务劳动也有促进家庭整合的积极一面,但对于大多数家庭来说,家务劳动依然是一件劳心劳神的事情。因此对于家务劳动的管理非常有必要。家务劳动管理主要是“做什么”“谁来做”“怎么做”三个问题。

(1)家务劳动的内容

家务劳动的内容包括衣、食、住、行等方面,凡是家庭生活中遇到的都属于家庭劳动的范畴。相比于过去,家务劳动的内容已经大大缩减,电器产品的使用大大降低了家务劳动的总量和复杂程度。我们应该乐观地看到,未来家务劳动的内容还将进一步减少。

(2)家务劳动的主体

这里涉及到两个问题:一个是服务外包的问题,一个是工作分配的问题。

服务外包就是将家务劳动交给家政服务员完成,家庭为服务埋单。这不仅要求家庭具有一定的经济基础,还要求家庭成员对于聘请家政服务员一事有统一的认识,包括请或不请、质量的好坏、关系的处理等,如果不能达成一致反而会造成更大的困扰。

如果不是外包就是家庭成员自己完成,那就需要就家务劳动分配达成一致。一般来说,在家庭的初创期和调整期,对于谁来完成家务劳动会有比较大的争执,但一段时间后进入稳定期后,分配模式就会固定。家政学还是提倡家庭成员共同参与家务劳动,即使是年龄比较小或者大的家庭成员,力所能及地参与一些,有利于家庭和谐,更有利于个人的成长和健康。

(3)家务劳动的方式

怎么做家务劳动?是死做?还是巧做?这就是家务劳动的技术化问题。这是一个需要学习和锻炼的过程,掌握得好,家里井井有条;掌握得不好,家里乱七八糟。

例如家庭收纳,这就是一门学问,目前社会上有专门学习收纳的课程,东西如何归类、衣服如何折叠等。家政学应当加强家务劳动技巧性研究,并加大普及力度。

(1)家庭资源的种类

家庭资源可以分为经济资源和非经济资源。经济资源包括现金、股票债券房产、物品等能够提高生活质量和生活满意度的资源;非经济资源主要是指不具有具体形态,但能够发挥作用的无形资源,包括人脉、社会地位、可利用的时间等。

(2)家庭资源的管理

家庭资源的管理,本质上是家庭事务决策的过程。无论是经济资源还是非经济资源,本质上都是稀缺资源,为什么使用这些资源?目的是什么?谁在此过程中受益?是否有更加经济的途径?这个过程就是决策的过程。

生活质量不仅是一个多元素组成的概念,包括物质生活、精神生活、文化生活等多个方面;同时也是一个主观性较强的概念,某个或者某些方面获得比较好的状态并不能得出生活质量高的结论。

因此对于生活质量的评价一般采用主观和客观相结合的评价方式。主观评价强调个人和家庭的整体性,一般广泛地评价生活各方面的满意度。客观评价包括四个方面:生理评价、心理评价、社会关系评价、环境评价。

家庭生活管理应该是家政学研究的重点领域,主要包括生活设备研究、生活方法研究、评价标准研究。

之前说到人类的家务劳动总体上是呈减少趋势的,这主要是得益于现代化家用设备的研发与应用。未来,家政学可以开展更加广泛的研究,将现代科技与家庭生活更充分结合,开发出更多符合中国人生活特点、满足中国人生活需求的科技产品。例如家庭烹饪,目前西方国家已经开发出符合中国人饮食特点的家庭厨具,体积小、功能大,精确度高,但在口味上还存在一定差距。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其中有经济水平提高的原因,有生活节奏加快的原因,有家庭日益小型化的原因,这是多因素共同影响的过程。未来,这些外在诱发因素还将继续存在,可能变化的速度更快,家庭不能被动地改变,家政学应当主动研究新的生活方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尽管家庭生活满意度存在一定的主观性,但依然可以建立客观的评价体系,目前使用的评价标准缺乏中国特色,例如将宗教指标列为心理层面的评价范畴,这样并不符合中国实际。家政学应当尽快建立更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人生活的评价体系。

(1)邓佐君.家庭教育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7.

(2)汪志洪.家政学通论[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5:126-12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