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节我们谈了家政的起源与发展,也许读者们会产生这样一个疑问:这里所说的家政,似乎和日常生活中大家熟悉的那个“家政”不一样。我们通常说,请一位家政服务员来帮我们做饭、洗衣、扫地……好像没有上文所说的“家国同构”这么高大上。所以,接下来我们还需要对于相关概念做一个辨析。
这里主要涉及到四个概念:家务、家政、家政学、家政服务。
家务,《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家庭事务(7)。短短的四个字,却留下了极大的内涵空间,既有平常人所说的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又有传统家庭都会碰到的缝新补烂,洗洗换换;也可能有农村家庭的饲养家畜、家禽,还有房屋的修建等;至于家具的购置和保养、家庭的采购和消费等,自然也属于家务。
从社会普遍认知我们可以得出关于家务的几个特点:第一,家务具有实务性,没有理论的指导自己动手完成生活的需要;第二,家务具有自助性,是家庭成员满足自我生活需求的一种自助性活动;第三,家务具有简单性,大多家务并没有复杂的工艺和程序,一般家庭成员都能够掌握操作要领,在家庭中完成;第四,家务技能习得具有非正规性,通常意义上家务都不需要专门的学习,而是通过代际学习,非正式亲朋好友之间的信息传递而活动;第五,家务质量的任意性,一般情况下家务做到什么程度,质量如何,都是由家庭成员自己决定,具有相当的主观性,没有客观统一的家务标准。
家政和家务仅一字之差,但概念却不相同。同样是《现代汉语词典》,对于家政的解释是指家庭事务的管理工作,如有关家庭生活中烹饪、缝纫、编织及养育幼儿等(8)。仅从中国汉语的角度就能发现,相对于家务的实务性而言,家政是一种管理工作。当然我们认为《现代汉语词典》中对于家政管理性的定义,还缺乏准确性与全面性。
本书认为:家政是指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有计划、有方法、有评价地对于家庭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文化生活、社会生活进行科学管理的过程。
这个定义中,我们可以发现家政有以下特点:第一,家政的管理性。家政不再是一种简单的事务操作,而是对于家庭高质量生活的管理;第二,家政的服务性。既然是管理就不是一个人可以完成的,这时候有可能需要借助于外力,共同提高家庭的生活质量;第三,家政的复杂性。家政不再是简单地对于家庭物质生活的安排,还包括精神生活、文化生活和社会生活,可以说包括了现代家庭的方方面面;第四,家政的科学性。家政是有理论指导下的一种活动,那么正确的活动背后一定是有科学的理论指导,家政相关理论的研究也应当具有现代科学精神;第五,家政的可评价性。尽管家庭生活本身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张三认为好的生活李四未必满意,但对于社会而言,科学的生活方式受到大多数成员的认可,应该有一套客观优良标准的评价体系。
《词源》对于家政学的解释是:“研究治家种种事项之学。凡家事经济、衣服、饮食、房屋、服饰、卫生、侍疾、育儿及家庭教育、交际、礼仪、役使奴婢等,皆赅之。”(www.zuozong.com)
《新时代百科全书》对于家政学的解释是:这一知识领域所关注的,主要是通过种种努力来改善家庭生活:一、对个人进行家庭生活教育;二、对家庭所需的物品和服务的改进;三、研究个人生活、家庭生活中各种不断变化的需要和满足这些需要的方法;四、促进社会、国家、国际状况的发展以利于改变家庭生活。
朱贤枚主编的《家政学》一书认为家政学涵盖四个方面:第一是物质生活,第二是精神生活,第三是社会关系,第四是家政建设。(9)
王乃家所著的《家政学概论》对于家政学下了如下定义:所谓家政学,是在了解家庭的起源、性质、结构、功能、关系的基础上,用科学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着重研究现代家庭生活各方面的经营和管理,指导家庭生活科学化的一门学问。简言之,它是以改善家庭物质生活、文化生活和伦理生活为目的的一门综合性应用科学。(10)
本书认为,家政学是建立在现代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基础上的一门综合性、应用性科学,重点研究现代家庭中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文化生活、社会生活,以提高家庭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目前对于家政服务的理解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矮化、简单化的现象。将家政服务简单地理解为家务服务,认为家政服务就是通过市场行为,为家庭提供烧饭、洗衣、扫地等简单的劳务。这样的理解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家政服务行业的发展,限制了服务领域的扩大和服务质量的提升。
我们认为,家政服务是在家政学理论的指导下,对于家庭生活中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文化生活和社会生活提供的专业、科学、全面、高质量的支持服务,目标是提高家庭生活质量,促进家庭成员的发展,提高社会和谐程度。家政服务不仅是家庭没有精力完成的工作,更应该是凭借家庭的能力无法达到的专业性的工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