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前流量是指高速公路加油站所在的高速公路路段一段时间内通行的车辆。车辆数据来自于高速公路的段面流量,即通过单车流水出入口记录、标识点识别结果和比例拆分模型,计算单车行驶路线,并分别统计到各个段面对应的加油站。安徽高速公路在营站点达到192 座,分布于全省81 个高速段面的614 个断面中。段面流量与高速全程流量不同,全程流量等于各段面交通量分别乘以其段面里程数的积的和除以各段面里程数的和的商的取整值[∑(各段面交通量×对应里程)/∑各段面里程]。因此,各加油站站前流量的累计数要远大于安徽高速公路的通行流量。
进站加油车量是高速公路通行车辆在一段时间内到加油站加油车辆的次数。数据可以通过加油站交易系统次数进行统计,安徽高速2017年汽油车辆进站加油的次数约为2100 万辆。站前流量是进站加油车量存在的前提条件,没有流量就不可能存在进站加油车辆。但两者是否为一种线性关系,即随着站前流量的不断增长,加油车辆是否会按照固定的比例等比例提升? 这需要引入一个进站率的概念,即站前流量和进站加油车辆的比例。2017年,安徽高速公路进站加油车量约占汽车通行量的10.02%,进站加油车量约占站前流量的6.47%。各加油站因为所处位置、开业时间、设备设施、服务质量以及其他各种因素,比例变化比较大。
为此,本节选取了2016—2018年期间10 个月的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累计选取有效样本935 个,期间站前车流量为1.35 亿辆,进站加油车量为870.38万辆,相应的加油比例区间为2.31%~23.30%。
表16 站前流量/进站车辆/加油比例数据统计描述
图4 站前车流量与进站车辆观测描述
对选取的数据中的站前流量、进站加油车量以及加油比例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见表17。(www.zuozong.com)
表17 站前流量/进站车辆/加油比例相关性分析
**:在0.01 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
站前流量和进站车辆存在高度正相关,在0.01 水平上相关系数达到了0.827,说明加油站的进站加油车辆数量取决于所在高速路段的段面流量。而加油比例与进站车辆相关系数仅有0.128,属弱相关,特别是站前流量与加油比例还存在着负相关,相关性大于进站车辆与加油比例的关系,整体呈现一种负相关关系。我们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观测性描述发现,随着站前流量的逐步增加,进站加油的比例会逐步下降,这可能与加油站接待容量以及排队程度有关。因此,在保持其他条件不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加油车辆并不是随着站前流量的不断增大而持续增加,进站加油率会逐步下降直至达到加油站理论接待能力的上限,即加油站同时加油车辆乘以10~14 吨。比如一座加油站同时可加4 辆汽油车,那么该站的单日最大汽油销量为40~56 吨,单日加油车辆约1920辆。即使站前流量继续增加,也不会增加加油车辆。
这是理论最大销量,实际上由于高速公路通行车辆的时间分布特征,都是呈现白天远远多于夜间。此外,加油站也不可能24 小时不间断地持续加油,这种极端状况仅会在春运期间的某一个站点可能出现,平时顾客不可能为了加油排队等候一两个小时,所以,随着站前流量的不断增加,进站加油数量会随之增加,到一定数量后就不再增加,相应的进站比例会逐步下降。解决这一困境的方式是需要不断改善加油站的设备设施、服务效率。
图5 加油比例与站前流量观测描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