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宝山区开展青少年科技金点子活动的探索与实践

宝山区开展青少年科技金点子活动的探索与实践

时间:2023-06-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指引学生奔向创新的跑道——宝山区开展青少年科技金点子活动的探索与实践在当前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科技教育活动中,青少年科技金点子活动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质疑能力、创新思维与动手实践能力等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其活动经费少、普及层面高。

宝山区开展青少年科技金点子活动的探索与实践

指引学生奔向创新的跑道——宝山区开展青少年科技金点子活动的探索与实践

在当前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科技教育活动中,青少年科技金点子活动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质疑能力、创新思维与动手实践能力等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其活动经费少、普及层面高。但这项活动在推广与实施过程中,经常会有认识上的偏差与指导上的失当,使之失去了帮助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学会创新方法的真正意义,如很多时候教师组织开展这样的活动时只管让学生提出金点子,并不指导学生思考、查资料论证,结果金点子活动就成了学生天马行空的头脑风暴;还有很多金点子活动只重视金点子的收集与展评,而忽视了后续的探究与实践,不仅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没有得到真正提高,还使一些好的创意白白浪费了。

为此,宝山区少科站在近几年开展的中小学生创意金点子活动时注重了方法的改进,每一次都将其作为创新大赛的序幕,分三个阶段有序开展,取得了较好的成果。

一、活动前期开展有效的金点子培训

在活动开始之前先请专家给学校科技总辅导员作金点子培训,再由他们给学生做培训,培训内容分如下三方面。

1.让学生正确理解金点子

不少学生存在一个认识误区,认为金点子就是一个好的想法。其实,金点子并不仅仅停留于“想”的阶段,学生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研制成的创新作品也涵盖在金点子范围内。为此,专家与科技总辅导员们一起搜集了大量的创新大赛作品,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案例,告诉学生们究竟什么是金点子。通过这种案例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原有的感性认识基础上,形成对有了金点子的理性认识。

2.让学生掌握产生金点子的基本方法

产生金点子的方法有很多,基于中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我们要求让学生至少掌握以下两种最基本的方法。

(1)缺点列举法:即发现问题,找出事物的缺点,列出和分析原因,再提出有创意的改进方法,这个方法就是解决缺点的金点子。

老师们通过培训提醒学生,生活中是否存在着不方便的、不够满意的、不能实现的地方,找到这些“不方便”“不满意”“未实现”,我们便找到了所要解决的问题,然后我们再想办法。办法找到后,一个金点子就诞生了。

(2)希望列举法:即对现有事物提出种种愿望(需求),经过分析归类,将希望转化为研究课题,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创造发明技法。当人们提出满足希望、要求有创意的想法时,就意味着新的金点子的诞生。

培训中,老师们会针对某一问题或某一现象启发学生:“你希望我们喝水的杯子有什么改进?”“你对学校食堂有什么希望?”围绕希望点,再引导学生想解决策略,师生互动,学生也受益颇多。

3.让学生了解产生金点子的途径

主要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思考金点子。

(1)围绕专题出点子:围绕教育活动专题讨论金点子,如节水、节能、环保、安全、节能减排和废物利用等专题。

(2)克服困难思点子:如何解决生活中、学习中、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在我们思考解决方法的过程中,往往会产生金点子。

(3)发现问题寻点子:从日常生活入手,去发现问题,围绕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金点子。

(4)议论热点来点子:围绕社会热点事件、敏感话题想点子,如世博会、酒后驾驶、防震救灾等。

(5)增强兴趣有点子:有兴趣地围绕设计和制作玩具、模型、学具、教具、游戏、魔术、实验、种植、饲养等,在趣味好玩上提出金点子。

(6)日积月累多点子:给学生设计一本金点子记录本,让学生养成将自己的所思所想及时记录、定期交流的习惯。

二、活动中期组织学生筛选、论证与改进金点子(www.zuozong.com)

为了在金点子活动中保证金点子的质量,并有效地培养学生质疑能力、查阅资料能力、深层次的探究能力等科学素养,在金点子活动中期,要求各校组织开展好金点子的论证、筛选与改进。

1.查阅资料筛选点子

引导学生就自己的金点子进行资料查询,了解前人的研究角度、研究进展、是否有可借鉴的资料、是否已有相关成果等,从而让学生对自己的金点子的新颖性、可行性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与评价。

案例:小王同学想让驾驶集卡的司机在休息时能收看到卫星电视,所以想发明一个车载卫星装置。可他查阅资料后发现国外已有这样的产品了,但他没有放弃,继续查资料后发现国外的产品价格很高,不适合我国集卡驾驶员这个人群。为此他又想着在国外产品的基础上将自动接收装置改为手动接收装置,这样开发出来的产品价格低,能被我国的集卡驾驶员接受。

2.组织提问论证点子

在查阅资料的基础上,再将学生的金点子分类,然后组织学生就这些金点子是否有条件做(重视可行性)、是否有创意(探讨新颖性)、是否有用途(讲究实用性)、是否有根据(审视科学性)召开一个金点子论证会,引导学生集思广益,使金点子精益求精。

案例:超市里经常有很多人排队刷条形码付账,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小李同学想了一个金点子,即在超市购物车上装个可刷条形码的装置,顾客把所选物品放入购物车时刷一下,然后出去时直接付账即可。在论证会上同学们提出小李的观察点很好,但这个点子会让一些爱占便宜的人钻空子,令超市蒙受损失,建议小李完善方案。

3.深层思考改进点子

引导学生根据论证会上大家的质疑和建议,进一步改进金点子方案。

案例:小曹同学发现现有的环卫人员等穿的反光背心的被动显光在无光源或光源不足的情况下反光效果不明显,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于是,他想到发明一种携带式LED彩色警示、照明装置的金点子,提高环卫人员、马路施工者的安全性。他在金点子论证会上接受了同学们的质疑后,将原本装在衣服上的方案改进为装在帽子上,后来在科技教师指导下研制出发明作品,并成功申请了专利,在第八届上海市明日科技之星评选活动中,获得“上海市明日科技之星”称号。

三、活动后期组织运用与实施金点子

学生优秀的金点子,不应束之高阁,应充分将它们运用起来。

1.汇编成册分享金点子

将学生的金点子分类并汇编成册后发给学生,让学生向家长、社区居民宣传,共同分享这些金点子成果,也可为今后的活动提供范例。

案例:宝山区一所民工子弟学校在组织学生开展“节约能源”金点子活动后,将学生递交上来的金点子分类后印成一本小手册,然后发给每一位学生,作为环保教育与生活指导的校本教材,效果非常好。

2.动手制作完成金点子

对于一些工程类的金点子,少科站会汇总起来,及时请相关教师指导学生制作成小发明作品,制作难度较高、学生无法独自完成的金点子则帮助组成一个团队并请有关专家进行指导,然后推荐这些创新作品参加创新大赛。这个制作过程是使学生思维的开拓、知识的整合、科学的兴趣都会提高到一个高度的、受益终身的科学探究过程。

案例:小吴同学从邻居倒装水表从而少缴水费,结果被水表抄表员发现后发生争吵的实践中得到启发,想出了一个使得水表中的水只能向一个方向流的“防盗水表”的金点子。在科技教师的指导下经过多次试验,最后从手机充电器的工作原理——交流电转变为直流电晶体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中得到启示:在水表中增加一个元件,使得水表中的水流只能向一个方向流动,从而完成了作品,并申请了专利,还得到了自来水公司的嘉奖。学生从这个点子到作品的制作过程中学到了很多知识,如单向阀门的结构等。

实践告诉我们,科技金点子活动是学生创新实践的起点,也是学生创新成果的源泉。只要正确树立活动理念、合理把握活动流程、恰当运用活动方式方法以及相关技巧,科技金点子活动定能成为培养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成长为创新型人才的最佳平台。

(宝山区青少年科学技术指导站 秦莉萍 唐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