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上海港:稳步推进海港枢纽建设,连续9年蝉联全球首位

上海港:稳步推进海港枢纽建设,连续9年蝉联全球首位

时间:2023-06-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海港枢纽发展方面,上海港重点发展任务以发展集装箱业务为主,继续巩固国际枢纽港地位,港口通过能力基本满足发展需求,货种结构进一步优化,初步建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生态大港。2018年,上海海港枢纽建设稳步推进,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上海港完成集装箱吞吐量4 201.02万标准箱,同比增长4.42%,连续9年位居全球首位。截至2018年底,上海港共有海港码头泊位1 097个,海港码头长度107.23千米,货物年通过能力5.50亿吨。

上海港:稳步推进海港枢纽建设,连续9年蝉联全球首位

2019年,长三角港口群货物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分别占全国市场份额的42%和37%,上海港、浙江省、江苏省以及安徽省港口合计完成货物吞吐量58.5亿吨,同比增长12%;完成集装箱吞吐量9 546万TEU,同比增长5%。长三角港口群生产规模占据全国港口生产比重大,且增速表现强劲。从区域结构来看,上海港完成货物吞吐量占长三角三省一市合计完成吞吐量的12%,集装箱吞吐量占45%;浙江省货物吞吐量占30%,集装箱吞吐量占33%;江苏省货物吞吐量占48%,集装箱吞吐量占20%,安徽省货物吞吐量占10%,集装箱吞吐量占2%。

在海港枢纽发展方面,上海港重点发展任务以发展集装箱业务为主,继续巩固国际枢纽港地位,港口通过能力基本满足发展需求,货种结构进一步优化,初步建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生态大港。而浙江的宁波舟山港以大宗商品中转和集装箱运输发展为核心,并逐步成为全球主要的集装箱干线港。

2018年,上海海港枢纽建设稳步推进,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上海港完成集装箱吞吐量4 201.02万标准箱,同比增长4.42%,连续9年位居全球首位(见图2-1)。其中洋山深水港区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 842.44万标准箱,同比增长11.3%,占全港集装箱吞吐量的43.9%,占比同比提升2.8个百分点。上海港完成货物吞吐量73 047.90万吨,同比下降2.7%。其中,海港码头68 392.18万吨,同比下降3.0%;内河码头4 655.75万吨,同比增长3.2%。全港集装箱水水中转比例为46.8%。

图2-1 2009—2018年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及同比增速(www.zuozong.com)

表2-1 2018年全球前十大港口集装箱吞吐量排名 单位:万标准箱

数据来源:上海市交通委员会

上海港持续不断推进海港基础设施建设。截至2018年底,上海港共有海港码头泊位1 097个,海港码头长度107.23千米,货物年通过能力5.50亿吨。2018年12月,洋山深水港区四期工程通过竣工验收,码头靠泊能力为15万吨级。该码头总用地面积223万平方米,共建设7个集装箱泊位,集装箱码头岸线总长2 350米,是目前全球一次性建成规模最大的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洋山四期自2017年12月10日开港生产以来,截至2018年底,累计安全开靠干线船舶600余艘次、支线船舶3 200余艘次,集装箱吞吐量超过200万标准箱。试生产期间,16台桥吊、88台轨道吊、80台自动导引车已全部投产,生产管理系统功能更加完备,设备性能不断提升,形成400万标准箱年吞吐能力,码头昼夜最高吞吐量达到14 451标准箱。

在基础设施扩大建设的同时,上海港还不断推进创新转型,推出港口货物智能监管应用,在集装箱港区逐步推广堆场自动化技术和桥吊远程操作技术应用,以及试运行集装箱设备交接单无纸化业务。同时,运用引航技术成果,实现大型集装箱船舶套泊作业、超大型集装箱船舶顺流离泊作业等特殊船舶操纵“常态化”,大大缩短船舶在港、候泊的时间,有效提升了港口综合竞争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