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际上,小农户和现代农业的发展与变迁主要有四种模式:一是以消灭小农为目标的英国模式,二是以合作社为主体的荷兰模式,三是以绿色革命为标志的印度模式,四是以农协为载体的日本模式。就中国实践而言,小农户和现代农业的发展衔接呈现出多元模式,包括:(1)农户自主联合型(依据合伙制原则,不同农户实现资源和资产共同管理和共同经营的模式,是以农户自主联合体为中介实现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的对接);(2)新农人+小农户型(新农人是农民的先锋群体,新农人群体普遍具有创新和创业的精神);(3)中小规模新农民型(农户以中小经营规模和土地适度规模为载体,通过自主创业、自主经营和自负盈亏实现与现代农业发展的衔接,其中“小而精”的生产特性和经营的个体性是其基本特征);(4)合作社带动型(合作社是将分散的小农户进行整合,从而实现自我服务和自我管理的合作组织,是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衔接最为普遍的组织载体);(5)公司+农户型(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利益为纽带,以农副产品加工销售等企业与农户结成利益共同体来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模式);(6)市场对接型(根据市场形态的不同,市场对接模式基本含括小农户和批发市场对接、农超对接和小农户与差异化产品市场对接三种类型);(7)城乡对接型(是立足于城市和乡村各自优势基础上的城市和乡村的联营和融通,是将城乡纳入产销一体化全过程的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的衔接方式);(8)农业社会化服务型(是指由社会上各类服务机构为农业生产提供产前、产中和产后全过程的综合配套服务)。
当前,个体型、组织型和关系型衔接机制的杂糅构成了中国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衔接的多元形态,但还未形成以小农户为主体的稳固衔接方式,小农户在不同程度上仍处于人格依附和市场依附的状态,不平等性和不稳定性依然潜藏于不同的衔接形态中。未来的发展方向除应坚持衔接机制多元化探索和积极借鉴国外有益发展经验之外,还应重点培育体现小农户自主性原则的形式,以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的人格衔接、组织衔接和关系衔接。最后,应注重小农户与小农的差异性,充分认识并挖掘小农自身所蕴藏的丰富自然社会关系,实现小农和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机衔接。(www.zuozong.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