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混凝土空心楼盖施工工艺(见附图)

混凝土空心楼盖施工工艺(见附图)

时间:2023-06-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水电管线、预埋件安装2.4.填充体(模盒)安装模盒安装是空心楼盖施工的关键工作,模盒安装质量是防止模盒上浮、侧滑移的保证。同时模盒充分吸水后对混凝土空腹板内腔还起到内养护的作用。拆模时应注意安全,防止管扣件击穿楼板面层从而损伤模盒,造成模盒内大量积水无法排出,引起楼板漏水。

混凝土空心楼盖施工工艺(见附图)

2.1.综合排布、定位放线

根据设计图纸要求对模盒、预埋管线、梁、柱等的位置、尺寸大小、管线走向进行综合排布,并用墨线在模板上进行定位、分隔,墨线误差应控制在5mm 以内。分隔线的作用在于指导板底筋的均匀排布,确保至少有一根底筋位于两只模盒间肋梁的中部,以便肋梁上下筋拉钩设置。其次是对模盒安装位置提供基准,保证模盒安装横平竖直。各模盒之间肋梁尺寸符合设计要求(一般80~100mm),避免间距过大或过小,同时综合考虑预埋管线、预埋件、预留孔洞的设置是否影响模盒的安装。

附图:混凝土空心楼盖(模盒)施工工艺

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施工工艺

综合排布、定位放线

综合排布、定位放线

2.2.楼板底板筋安装

按照设计图纸要求的钢筋型号、规格、钢筋间距进行常规的底板钢筋安装,在板底钢筋安装前,按照事先设置的墨线,进行钢筋分布、绑扎,同时设置好混凝土保护层垫块。

底板钢筋安装、设置垫块

2.3.水电管线、预埋件安装

水电管线安装宜分布在模盒与模盒肋之间,尽量避免管线交叉。无法避开时应保证模盒底部混凝土厚度满足设计要求(一般70~80mm),若不能保证应调整模盒高度(一般为200~220mm)。这些工作应在模盒综合排布、定位放线时综合考虑水电管线、预埋套管、预留孔洞等安装,以便在模盒制作、安装时进行调整。

水电管线、预埋件安装

2.4.填充体(模盒)安装

模盒安装是空心楼盖施工的关键工作,模盒安装质量是防止模盒上浮、侧滑移的保证。首先是抗浮专用支架安装,根据布置好的模盒安装位置,把抗浮支架用自攻螺钉或气枪钉固定在模板指定位置上,每只模盒4 只,然后进行模盒固定安装(本工程楼板厚度370mm、320mm,模盒采用580mm×580mm×220mm、400mm×400mm×200mm、580mm×580mm×225mm 等)。专用支架的作用在于固定模盒,可有效防止模盒上浮及侧滑移,又可保证模盒底部混凝土设计厚度(支架高度约70mm)。模盒安装应牢固可靠、位置正确,确保模盒间肋梁设计宽度(约80mm)。

模盒安装(www.zuozong.com)

抗浮、抗滑移专用件安装

2.5.楼板面筋安装、拉钩设置

楼板面筋钢筋安装时前,应检查模盒是否固定牢固、位置是否正确。面层钢筋绑扎时应按图纸要求设置,肋梁部分至少有一根主筋与底筋对应,以便上下钢筋拉钩安装。拉钩的作用可使楼板底钢筋、模盒及楼板面钢筋紧紧地连成整体,增加模盒抗浮保障。同时设置好面层钢筋垫块(楼板上部混凝土钢筋保护层厚度约80mm,),垫块最好设置在模盒加强筋位置。其次应注意模盒的成品保护,防止人员踩踏、钢筋材料的集中堆放等对模盒造成挤压、损坏。

抗浮拉钩设置

楼板面筋绑扎

2.6.模盒隐蔽前验收

填充体(模盒)验收:检查模盒规格型号、数量、安装位置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是否有损坏;模盒抗浮、抗滑移技术措施是否牢固(逐个检查);同行(列)模盒中心线,相邻行(列)模盒平行度,模盒顶面高差是否符合设计规范要求。钢筋绑扎是否规范,拉钩设置是否到位、有效。

2.7.混凝土浇捣、养护、拆模

(1)混凝土浇捣前两个小时需对模盒进行洒水处理,使之充分吸水。这样既能增加模盒本身自重,克服浇捣时上浮,又可以增加模盒底部混凝土的流动性,确保底部成型质量。同时模盒充分吸水后对混凝土空腹板内腔还起到内养护的作用。

(2)空腹楼盖的混凝土浇捣,较以往实心板施工,大有不同。混凝土浇筑时,首次放料应沿着模盒间的肋梁逐步进行放料,放料高度宜为肋梁梁高的2/3,用震动棒在模盒四个角肋梁位置分别进行振捣,有利于模盒底部混凝土浇捣密实。然后进行二次放料,即浇筑剩余梁高的1/3 及模盒上翼缘。应分区、分块逐步实施浇捣。

(3)混凝土进行振捣时,振动棒应顺着模盒肋间竖直向下振捣,避免棒体碰到模盒,防止模盒损坏或破坏抗浮措施。

混凝土浇捣施工

(4)楼板养护及拆模

楼板混凝土浇捣完成后应及时洒水、覆盖养护,防止产生裂缝。拆模时应注意安全,防止管扣件击穿楼板面层从而损伤模盒,造成模盒内大量积水无法排出,引起楼板漏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