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坚持“一国两制”,创新区域经济的实践进路

坚持“一国两制”,创新区域经济的实践进路

时间:2023-06-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粤港澳大湾区与其他国际湾区最本质的区别就是其实行“一国两制”,是世界上其他湾区建设过程中没有过的新情况,粤港澳大湾区的繁荣稳定、珠三角的快速发展与“一国两制”的制度安排有着密切联系。“一国两制”是在香港、澳门恢复行使主权后,对港澳管理的过程中制定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大政方针。粤港澳大湾区上升到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层面,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和整合正式迈入经济发展的新阶段。

坚持“一国两制”,创新区域经济的实践进路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推动广东、香港和澳门三个地区深度合作,打造世界一流湾区城市群的国家发展战略,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对中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和全方位开放发挥着引领作用。粤港澳大湾区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是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国家战略之一,在一体化过程中借助粤港澳独特的区位环境和体制、制度等方面优势,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同时也给粤港澳地区带来了极大的发展机遇。因此,粤港澳大湾区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在区域和国际上有着重大的影响力。

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香港、澳门发展同内地发展紧密相连。要支持香港、澳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粤港澳合作、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等为重点,全面推进内地同香港、澳门互利合作”[6]。在建设意义上来说,粤港澳大湾区战略是国家对内改革探索、区域协调发展、提升区域发展新动能的重要实践[7],是促进内地与港澳合作,进一步深化“一国两制”新探索的重要举措[8]。粤港澳大湾区的成功发展是充分利用三个地区在国家发展进程中独特的战略地位和功能,香港、澳门在实行“一国两制”的前提下,将粤港澳打造成发展共同体。粤港澳大湾区与其他国际湾区最本质的区别就是其实行“一国两制”,是世界上其他湾区建设过程中没有过的新情况,粤港澳大湾区的繁荣稳定、珠三角的快速发展与“一国两制”的制度安排有着密切联系。所以,我们要紧抓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机遇,推动其在新时代背景下更全面开放的新格局。

“一国两制”是在香港、澳门恢复行使主权后,对港澳管理的过程中制定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大政方针。粤港澳大湾区上升到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层面,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和整合正式迈入经济发展的新阶段。粤港澳大湾区不是在同一个政治经济体制下运行,其法律和行政体系实行的是一种新的“中国模式”,是创新发展的体现。

汇聚优质资源发展创新,推动资源的创新共用共享。国家组织和引导了大湾区中的重点企业和科研机构、高校等方面的资源相互融合与应用,三地携手共同打造科技创新平台,加快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建设,实现资源共享,促进资金流动。在大湾区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汇聚创新资源,同时将国际科技创新企业进一步引进大湾区,推动了大湾区的进一步发展,也促使内地的创新企业加快“走出去”的步伐,同时运用市场机制来配置和汇聚全球资源,形成稳定、公平、透明和可预期的一流营商环境,全面推进广东与香港、澳门在科技教育、人员交流、青年发展、设施联通、平台建设等方面的互利合作。妥善化解“两制”差异下可能产生的发展障碍,搭建“政策桥”,促进粤港澳三地资源要素高效便捷流通,推进市场一体化发展。(www.zuozong.com)

广东与香港和澳门实行的制度不同,在大湾区内,保持着各自的制度特征不变的前提下,从一个整体的角度出发,并发挥各自的制度优势,提高三地的分工协作与竞争合作,推动三地的内在关联和物质支撑,在制度差异的带动下使区域内的交流更加紧密,促进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和香港、澳门的合作不断加深,港澳一直是珠三角连接国际市场桥梁,同时更是加大外资进入珠三角的重要通道。除此之外,经济要素的流动也是粤港澳大湾区得到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标志,在重点领域打造粤港澳合作发展平台,促进了粤港澳地区各个要素的融合与流动发展。

振兴东北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布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我国重大的国家发展战略。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东北振兴的座谈会上就指出,辽宁的全面振兴和发展要主动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促进辽宁与大湾区的合作是东北地区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倡议和落实“新一轮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要举措,这对进一步扩大东北的对外开放有着重要意义。而辽宁省肩负着振兴使命,可以借助地域区位和产业转型的必要性加深与粤港澳大湾区的合作,积极借鉴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成功经验,加深与粤港澳大湾区的合作,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带动下一起谋发展,实现互惠共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