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两大主题,在新的历史转折时期,一些新趋势已经成为深刻影响两大战略实施进程和发展方向的重要力量,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历了世界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镇化进程,中国城市化率由1978年的17.9%,提升到了2017年的58.52%,城市人口超过8亿人,在40年的时间里,以每年都超过1个百分点的速度,让城镇化率提高了41个百分点。但是经过长期快速的发展,中国城镇化也积累了众多矛盾和风险,使得经济社会发展结构失衡程度加剧:城乡之间、城市之间分化严重,收入差距不断拉大;房价不停攀升,农民工市民化门槛不断加高;城市建设越来越好,但城市的包容性却越来越差,存量农民工市民化问题难以解决;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老龄化社会提前到来,人口红利锐减,城镇化工业化高速发展时期的关键优势风光不再;生态环境危机难以遏制,交通拥堵成为各大城市的常态;教育医疗等公共资源、基础设施总是处于短缺状态;城镇化工业化的动力机制正在发生转换,以出口为导向的“世界工厂”发展模式越来越受到各种贸易摩擦甚至贸易战的打击;第四次工业革命跃跃欲试,智能机器人让大量劳动力面临就业危机。众多因素叠加,速度城镇化向深度城镇化转化将无疑成为中国城镇化的一个新动向和新特征。一些迹象已经表明,中国将面临城镇化速度逐渐放缓的必然趋势。2015年,全国农民工转移数量从2010年的1245万人下滑到350万人;2005年到2015年中国制造业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增长247%,农民工平均工资由2000元上升到3359元;目前中国有3000家机器人工厂,在东南沿海已经普遍出现机器人代替劳动的现象,仅浙江省近3年就减少用工195万人。
经过40年的持续稳定发展,我国人均GDP由1978年的156美元提高到2017年的8640美元,已经从一个低收入国家发展成为中等收入国家,中国的发展已经进入一个历史性转折时期,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需求满足之后,人们越来越注重生活品质,不管是城镇化还是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已经成为城乡发展的一个基本诉求。有机安全的食品、人与自然和谐的环境、纯净的空气、干净的水源、丰富健康的休闲时光成为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新内容、新目标。深入探究现代工商业文明的运作方式可以发现,在工业文明框架内,由于资本力量的广泛参与,科学技术的空前发展,人类改造和利用物质世界的能力可以极大提高,物质财富可以极大丰富,而环境危机、生态危机、食品安全问题却成了无法得到根本解决的世界性大问题。理论界、政府、普通民众都在总结和反思工业文明的优劣得失,中国文化中“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等原始生态文明思想广泛觉醒,将现代的生态文明理念与原始生态文明理念相结合,探讨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方案正在全国各地兴起。(www.zuozong.com)
近些年,伴随着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世界各国对工业文明发展历程、发展理念进行了多方面的总结和反思。在中国新农村建设、城乡一体化、美丽乡村、乡村振兴等一系列战略实施进程中,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中,中国的现代农业已经不再囿于工业文明框架下形成的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化学化等为标准的“石油化”“化学化”农业的旧有含义和模式,符合生态文明的多功能、多元化农业成为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的新趋势、新特征。中国的现代农业除了已经发展起来的一些规模化大田种植业外,还呈现出多种形态:现代设施园艺业、集约化养殖业、林下养殖业、以各种田园综合体为主的乡村旅游度假业、家庭农场、农家乐、都市农业等,体验农业、定制农业、小众化特色化农业也越来越多地加入了农业现代化谱系。现在所谈的农业现代化,也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农业”的现代化,更重要的是指农村的现代化和农民的现代化,更确切地说,是整个乡村的现代化。正如仇保兴所说: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我国农业现代化的真正含义在于:要用全世界7%的耕地、7%的淡水资源来支撑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就必须留得住农民,留得住农业和生态空间,即农村的耕地、林地、水源地等,建立起能与自然生态环境和谐相处的农业农村发展新模式,也就是生态文明时代农业农村发展的新路子。
“城市和乡村必须结为夫妇,这样一个令人欣喜的结合将会萌生新的希望、焕发新的生机,孕育新的文明。”120年前,埃比尼泽·霍华德提出的从根本上解决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城乡发展矛盾的理性模式,正成为今日中国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互动发展的伟大实践。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强大的经济实力,历史悠久的农耕文明,旺盛的市场需求,加之14亿民众的创造精神,在新时期,中国已经具备了实施“萌生新的希望、焕发新的生机,孕育新的文明”即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良性互动的条件和能力。资金、劳动力、土地三要素从农村向城市的单向流动,开始转变为城乡之间的双向流动。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农业的食品安全功能、生态涵养功能以及休闲、娱乐、康养、教育等多种功能越来越受重视。城镇和农村,开始形成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新趋势,资本、技术、智力等资源开始下乡,市民农业、休闲观光园区、森林人家、康养基地、乡村民宿、特色小镇等等多种城乡结合,以及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方式大量涌现。保底分红、股份合作、利润返还等让农民合理分享产业链增值收益的多种利益分配方式不断创建,构建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和具体实践,农村再次成为希望的田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