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徽商、晋商在商场争雄之时,在浙江西南部崛起一个颇有影响的商帮——龙游商帮。历史上所称的龙游商帮,实际上是浙江衢州府商人集团,其中以龙游县商人人数最多,经商手段最为高明,故称之为龙游商帮。
龙游商帮的显著特点是,埋头苦干,不露声色,却在珠宝古董业中独占鳌头,又在印书、刻书、贩书业中从事文化传播,还在海外贸易中插上一手,成为颇具实力的一大商帮。龙游商帮虽地处偏僻,却有着开放的心态,在观念上也比较新潮。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即投资上的敢为天下先精神和海纳百川的肚量。明清时期,许多商人用经营商业所赚得的资金购买土地或者经营典当、借贷业,以获得稳定的收入。而龙游商人敏锐地意识到,要获得更多的利润,必须转向手工业生产和工矿产业。他们果断地投入于纸业、矿业,直接参与商品生产,使商业资本转化为产业资本,给当时封建社会注入了带有雇佣关系的新生产关系。龙游商人还不排斥外地商帮对本乡的渗透,并且待人友善,吸收外地商人于己帮,推进了自身的发展。
龙游商帮
■龙游民居苑
资料卡3-6
龙游商帮的经营范围
龙游商帮的经营文化
龙游商帮经营行业颇广,有山货、纸、刻印贩书、珠宝古董、长途贩运、农业屯垦、矿冶等。(www.zuozong.com)
(1)山货业。皆为当地产品竹木茶油漆烟。清康熙年间龙游县志记载:“南乡稍有竹木纸笋之利,可以贸易他郡……北乡则止有柏油一项。”
(2)造纸业。造纸多以作坊或工遗址龙游北乡古商道场形式生产,自产自销,具有若干商业资本与产业资本相结合的生产方式。溪口镇是生产和销售的中心。该镇:“其繁盛,乃倍于城市焉。”
(3)刻印贩书业。龙游多产纸木,可刻印书籍,又有文化传统,一些文人学士放下架子,从事于刻印贩书业以聚财。望族余氏,还在江苏娄县开设书坊书肆,刊印读本安画,销路很好。书贩胡贸善锥书,经常和一些文人交往。明大学者唐顺之因爱书,把胡贸引为座上客。他还说:“非贸,则予事无与成。”把自己成就归之于与胡贸的交往。
(4)珠宝古董业。经营珠宝业一需有雄厚资金,二需有鉴别观赏能力,三需有进货销货的渠道,四需有能躲过被劫被盗的应变能力。古书记载:“龙游商贾,其所贾多明珠、翠羽、宝石、猫眼类较(软)物。千金之货,只一身自赍京师、贩絮、僧鞋、蒙戎、褴褛巨疽、膏药内皆宝珠所藏,人无所知者。”可见龙游商人不但有雄厚的资金,还具有较高文化和应变能力,处事谨慎,是不事张扬的实干商人。
(5)长途贩运业。据王文禄《策枢》记载,龙游商人李汝衡,拥有重资,常备百余辆(艘)车船运销货物,把丝绸远销到湖北一省十五郡之地,占领了全省销售市场。明嘉靖年间捕获的走私贸易中,就有龙游商人参与其事。
(6)矿冶业。据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中记载,有龙游人祝十八,聚矿工有数百人,在平洋铜塘、吴村一带从事矿冶。龙游商帮肯吃苦,不畏艰辛,不怕路遥道险。
(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