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六月到八月的生活都会格外多姿多彩,哈萨克族汉子居马拜克·马尔旦早上九点半左右从家里出发,踏上前往巴里坤湖景区小木屋的柏油路。一路上,牛羊的叫声让他感到踏实,草原上的鸟叫清脆动听,湛蓝的巴里坤湖宁静地躺在绿色的草原上,野花盛开,远山如黛。
多少次回想以前巴里坤湖的景象,他依然有一种不太真实的感觉,感觉现在像生活在梦中。
居马拜克·马尔旦家乡美丽的巴里坤湖风景区
以前,巴里坤湖边到处是垃圾和牛羊粪便,肮脏不堪。休牧的时候,他每天去湖边吆喝牛羊,苍蝇嗡嗡乱叫,低头吃草的老牛不停地用尾巴拍打着蚊子。四周除了牛羊的叫声,就是安静的风声。越走近巴里坤湖,空气中弥漫着的腥臭味就越浓。
他以放牧为生,他的羊、别人的羊,羊群就是他生活的全部。手中的牧羊鞭送走了飞雪,迎来了风雨,寒暑交替,转眼他已经年过半百了,但日子却过得就像盐碱滩,贫瘠而又荒凉。大部分日子里,每天一壶奶茶,就着馕,单调得就像他的牧羊生活。最让他头疼的是过“托仪”,手头的拮据,心中的尴尬,让他有一种说不出的难受。
牧羊生活还馈赠给他另一个“礼物”:关节炎。每次腿疼起来,他只能默默忍受,就像忍受生活的贫穷一样。
2014年开始,他的生活发生了变化。他被海子沿乡政府卡子湖村评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在政府的帮扶下,走上了脱贫之路。
环境改善后的巴里坤湖风景如画
政府下了多大的决心消除牧民的贫困,居马拜克·马尔旦感受得真真切切,眼前的巴里坤湖就是佐证。
为了改善牧民的生活、提高牧民的生活质量,县旅游局、海子沿乡政府开始打造巴里坤湖景区,他从小生活的地方变得几乎认不出来了:湖边的垃圾被清理得干干净净,宽阔的木栈道将村子和巴里坤湖连接起来,湖边成群的白天鹅让景区多了份神话世界的意境。十几座古香古色的小木屋环绕在宽敞整洁的停车场南边,停车场西边搭建了一些凉棚,提供给当地牧民做生意。再往西,几十顶白色的哈萨克毡房,构成了一片牧家乐群落,为游人提供吃住玩乐。在北边,与牧家乐群落隔一条马路的地方,是哈萨克骑手招揽生意的地方。政府搭建起这方平台,免去了小木屋、摊点、毡房的房租、水费和电费,鼓励贫困群众走出传统的放牧生活,搭旅游产业的顺风车,用自己的双手和头脑脱贫致富。
2015年7月,巴里坤湖景区在旅游旺季到来时打造完成,居马拜克·马尔旦则踩着旅游旺季的尾巴发了个小财。
居马拜克·马尔旦的羊车吸引游客乘坐
就在景区建成后,外面的游人渐渐多了起来。他和汉族帮扶干部李秀英商量了许久,想用自己的那只山羊套车拉着游客观光挣钱。
打定主意后,尽管巴里坤旅游旺季已经接近尾声,他还是为自己的那只健壮的山羊量身打造了一辆特殊的“羊的士”,装扮得漂漂亮亮地出工了。
那是一次擦出火花的尝试,仅仅出了五天工,结果意想不到的好,他挣了400多元钱。
可惜的是,天气很快凉了起来,游人跟商量好似的,突然就没了,他的生意也只做了五天。
生意歇下了,居马拜克·马尔旦却来劲了。他只恨“出车”的时间太短,就把满腔的力气用在了做“羊的士”上,一口气做了四辆车,分别卖给了木垒哈萨克自治县、甘肃省阿克塞哈萨克自治县的牧民,平均每辆车卖出了2500元钱。
就在居马拜克·马尔旦牵着自己的“羊的士”干得正欢的时候,2017年,关节炎开始和他较劲,他腿疼得厉害,走不动路,牵不成“羊的士”了。(www.zuozong.com)
这时的巴里坤湖旅游景区更红火了,每年都有大量的游客前来旅游,年平均接待游客超过10万人,在景区做生意的260户牧民每年仅在旅游旺季每户平均至少能增收1万元。
看着来来往往的游客,居马拜克·马尔旦眼馋之余,忍痛割爱,将自己的“羊的士”卖了2500元钱,又一次歇业。
有一天,帮扶干部李秀英对他说:现在的社会发展很快,政府提供了这么优厚的条件,应该换一下脑子,你尝试一下开商店做生意。一年就三个月的旅游旺季,不耽误什么事,还可以增加一笔收入。
居马拜克·马尔旦听了既新奇,又紧张,他放了大半辈子羊,大字没识下几个,开商店行吗?
抱着试一试的想法,他向政府申请了一座在巴里坤湖旅游景区的小木屋,摆上自家制作的酸奶、奶疙瘩等,又进了一些民族刺绣品、雪糕和各种小工艺品,华丽转身,成了一名小商人。
他清楚地记得自己第一次卖东西时的兵荒马乱。在一个晴朗的日子里,他打开了店门,游人很快多了起来。有买这个的,有买那个的,他心慌、手忙、脚乱,顾此失彼,商品价格也记不住,同一件商品,一会卖高了,一会卖低了,那情形怎一个“乱”字了得。不过好歹把一天撑了下来,下午一盘点,毛利润居然有八百多元。
居马拜克·马尔旦经营自己的小木屋生意
回想第一次开店卖东西的情形,居马拜克·马尔旦不禁摇头失笑。收回心神,他像往常一样,打开小木屋,开门迎客。
女儿在居马拜克·马尔旦婚礼上,全家人合影
他很快做成了第一笔生意。紧接着第二笔,第三笔……居马拜克·马尔旦游刃有余地接待着各方游客,还时不时说上几句俏皮话,逗得游客哈哈大笑,谁也不知道眼前的这位黝黑的哈萨克族汉子曾经把商品的价格都记得乱七八糟。
一天的热闹归于平静,居马拜克带着纯挣的四百多元钱,心情微醉。从2015年开始,靠着自己的“羊的士”和政府扶持的这座小木屋,他平均每年能增收一万多元。三个月的时间,他觉得可以了。
旅游旺季过去之后,他还可以干其他的事,比如在家饲养牲畜,照看一下孙子,生活自在而悠闲。
他已经好几年没有放过羊了,他将自己一些羊托养在巴里坤县健坤牧业,不仅省劲儿,每年每只羊还能分得100元红利。
拍拍自己的膝盖,想想政府为自己购买的医疗健康保险,好像腿也不那么疼了,关节炎对他的折磨似乎也没有那么厉害了。
慢慢向家走去,他靠着国家帮扶盖起的新房子已经出现在视线中,他的心中明镜似的,没有政府搭的这个台子,他依然是那个长年放牧的贫困户。现在的生活,他爷爷没过上,他父亲也没过上,他过上了。
他加快了脚步,和人约好的,有人想看看他的“传家宝”:那套被他珍藏的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领导人的画像。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他在心中默念那些伟人的名字,崇敬之情油然而生。画像是他父亲传给他的,虽然已经发黄了,但居马拜克·马尔旦总是小心翼翼地收藏着,那是他心中最为神圣和朴素的情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