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继续教育拥有悠久的办学历史。1956年,上海交大正式成立夜校部,是上海市解放以来最早举办的夜大学,主要招收在职青年学生,1989年开始择优受理成人本科毕业生学士学位工作。2000年,随着现代远程教育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为了满足社会在职人士方便快捷的学习需求,上海交通大学经教育部批准创办了网络教育学院。2009年,学校提出了“整合继续教育资源,做强继续教育品牌”的战略部署,将成人教育学院和网络教育学院合并组建为继续教育学院,五十多年来上海交大继续教育为国家培养了四万余名有用人才。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快和我国加入WTO以后对高端人才培训的急剧需求,上海交大的继续教育工作重点开始从学历教育向非学历培训转移。学校领导认为,高端继续教育是大学为社会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窗口,利用高校的办学优势做好继续教育,满足社会多层次人才的需求,值得探索和鼓励,跨入21世纪,交大继续教育开始了多模式的探索。
为了使学校继续教育更加快速健康地发展,2006年10月学校成立了非学历教育领导小组,由校长亲自担任组长,分管教学及产业的副校长以及党委副书记担任副组长,并成立了校非学历教育管理办公室[28],制定了《上海交通大学非学历教育管理办法》,明确学校把握办学方向,制定政策负责风险控制,相关学院负责培训项目开拓和市场研究等具体办学,确立了“管办分离”的管理模式,使上海交大非学历继续教育走上规范管理、有序发展的道路。2011年学校又通过《上海交通大学非学历教育“十二五”发展目标及实施对策》的规定,使校非学历继续教育工作进入了战略引领、科学规划的发展新阶段。
上海交通大学近几年来在非学历继续教育办学实践中形成四方面特色:
确立“管办分离”的管理模式
在原有学校和学院二级管理模式的基础上,上海交通大学对非学历教育的责任范围进行了细化,将办学方向的把握和风险控制的职责落实到非学历教育管理办公室和各学院领导班子,主要职责是通过监督和服务,保证办班的办学方向与学校发展目标一致;将市场研究和培训项目开拓等业务管理职责落实到各学院培训部和培训中心,培训部对所有培训办班安全负责,培训中心对具体项目负责运作,既保证学校能够控制办学方向,又保证培训实体单位有一定的灵活性。
构筑安全防范制度,确保办学质量
针对我国目前教育培训市场比较混乱,尚缺乏统一的法规。为保证学校声誉,确保继续教育办学质量,上海交大还重点构建了培训办班的安全保障框架。形成了非学历办、院系领导、培训部长、培训中心主任的责任分担体系,建立了从项目立项、对外合作、广告、开班、财务收支、证书发放、校友资料建库等全流程监管和服务支持体系,保证了办学的稳定运行和健康发展。自2006年,上海交通大学非学历质量监管体系建立以来,其后近四年多时间内,学校接到的投诉下降了一半。(www.zuozong.com)
整合资源和品牌,提升市场竞争力
根据学校整合资源的要求,非学历办牵头对校内外非学历办学单位进行了清理整顿,取缔了一批借“交大品牌”的假冒办学单位,并对校产办班等进行了重新定位。通过学校政策调控等措施,促进了办学资源逐步向效益好的单位集中。目前,上海交通大学非学历教育培训收入的90%以上集中在四个办学单位,形成了包括国际银行家顶级研修课程、企业大学共建计划、连锁总裁研修计划等一批初具全国影响力的特色培训项目。
借鉴海内外名校先进经验,探索校内不同办学单位的发展模式
在认真研究哈佛大学、杜克大学、香港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海内外知名大学继续教育先进经验的基础上,上海交通大学要求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原上海交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与成人教育学院合并成立)、海外教育学院、高级金融学院发挥各自特色和优势,鼓励创新,探索多种模式和道路。
图5-11 上海交通大学金融EMBA领袖班结业典礼
其他各专业学院则利用好专业学院的品牌优势,发展以专业为特征的高端培训项目,做出特色、做出品牌,支持学院学科的发展。但专业学院的主要发展方向不是非学历教育,因此在人员配置和财力支持都受到较大的限制。办学规模不提倡很大,要有所为、有所不为,集中与专业有关的项目,有限度的发展。鼓励和非专业院系继续教育加强合作,利用非专业院系的人力资源优势和市场开拓优势,以专业院系品牌为抓手,做出品牌和特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