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一场“三鹿事件”,让人们提到三聚氰胺,就谈虎色变,大有“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意思。
三鹿集团是河北省一家有着50多年悠久历史的乳品企业,它所生产的婴幼儿奶粉价格低廉,深受广大中低收人家庭的欢迎。长期以来,三鹿集团不仅拥有稳定的消费市场,而且多次获得政府嘉奖,深受消费者好评。就在2008年1月,三鹿集团开发的“新一代婴幼儿配方奶粉的研究及其配套技术的创新与集成项目”,还荣获国务院授予的、代表我国科技发展水平最高奖项——国家科技进步奖,登上了国家最高科技的领奖台,简直是中国乳制品行业的骄傲。可就是这么一家头上顶着无数光环的老牌企业,在一年多一点的时间里,竟然从云端里直接摔到地平线上,而且再也没能爬起来。
早在2007年12月,三鹿集团就陆续收到消费者的投诉,但直到2008年5月17日,三鹿集团客户服务部,才书面向集团领导通报了投诉情况。此时,三鹿集团没有引起高度重视,只是敷衍了一下,草草了事。
2008年6月28日,位于兰州市的解放军第一医院收治了首例患肾结石病症的婴儿,据家长们反映,孩子从出生起就一直食用三鹿集团所产的三鹿婴幼儿奶粉。7月中旬,甘肃省卫生厅接到医院婴儿泌尿结石病例报告后,随即展开调查,并上报卫生部。随后短短两个多月的时间,该医院收治的患婴人数就达到14名。
2008年9月11日上午,甘肃省卫生厅首次披露该省内59名婴儿肾功能不全、1人死亡的情况,而且都是因为食用了同一个品牌的奶粉。一时间,硝烟四起,湖南、湖北、山东、陕西、安徽、江苏、江西、河北、河南等多个省份都发现了多个疑似病例。全国陆续报道因食用三鹿乳制品而产生反应的病例一度达几百例。
拒不认账
2008年9月11日晚,卫生部称,近期甘肃等地多例婴幼儿泌尿系统结石病例,调查发现患儿多有食用三鹿牌奶粉的历史,并怀疑三鹿集团生产的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受到了三聚氰胺的污染。
2008年9月11日上午,新民网连线三鹿集团传媒部,该部负责人声称没有证据显示那些婴儿是因为吃了三鹿奶粉而致病的。对方称,已经委托甘肃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对三鹿奶粉进行了检验,结果显示各项标准符合国家的质量标准。不过,甘肃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声明从未接受过三鹿集团的委托检验。
2008年9月12日,三鹿集团在一份材料中声称,此事件是由于不法奶农为获取更多的利润向鲜牛奶中掺入三聚氰胺,企图把责任推给了所谓的“不法分子”。
2008年9月13日,党中央、国务院对严肃处理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件作出部署,立即启动国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1级(最高级)响应机制,并成立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处置三鹿奶粉污染事件。当天,三鹿集团因涉嫌生产、销售伪劣产品,被责令停止生产、销售。有关部门也随即对三鹿婴幼儿奶粉生产和奶牛养殖、原料奶收购、乳品加工等各环节开展检查。质检总局则负责会同有关部门对市场上所有婴幼儿奶粉进行全面检验检查。
2008年9月17日,国家质检总局宣布取消食品业的国家免检制度,所有已生产的产品和印制在包装上已使用的国家免检标志不再有效。(www.zuozong.com)
2008年9月12日,一封邮件出现在了网络上,内容是三鹿公关公司向三鹿集团提出的公关解决方案:一是安抚消费者,1~2年内不让他开口;二是与百度签订300万广告投放协议以享受负面新闻删除,拿到新闻话语权;三是以攻为守,搜集行业竞争产品“肾结石”负面新闻的消费者资料,以备不时之需。
百度公司在9月13日声明:三鹿两次要求百度屏蔽负面连遭百度拒绝。
9月9日晚,三鹿公关公司致电百度大客户部,希望能协助屏蔽最近三鹿的负面新闻,大客户部在第一时间严词拒绝了该提议,因为该提议违反公司规定以及百度一贯坚持的信息公正、透明原则;9月12日,公关公司再次致电,希望能屏蔽三鹿的负面新闻,再次被大客户部否决。
该事件被披露之后,三鹿集团更是招致一片骂声,这种不负责任的做法,彻底激怒了人们,得到了人们更多的谴责。
被宣告破产
2008年12月18日,石家庄市中级人民法院根据债权人石家庄市商业银行和平路支行的申请,裁定受理了对三鹿集团的破产清算申请,24日,对三鹿发出破产令;2009年2月12日,三鹿集团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已资不抵债,被正式宣布破产。
根据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发布的三聚氰胺安全标准,人体每天耐受摄人量为0.63毫克/千克体重,在这个量以下对人造成的危害是比较小的,而根据奶粉检测公布结果,三鹿牌婴幼儿配方乳粉最高含量为2563毫克/千克体重,超标1000倍,自然很容易对人体构成危害。
“三鹿毒奶粉事件”,让很多无辜的家庭背负了原本不必承受的经济负担和精神负担,直接导致整个乳制品行业的不信任危机。
“三鹿毒奶粉事件”反映出了很多对管理细节控制的缺失:牛奶采购没有把握好进货质检细节,奶粉加工过程中没有把握好制程检验细节,奶粉出厂前没有把握好最终检验细节,有人投诉后没有及时停止生产追查问题,事情“大白于天下”之后企图把责任推给别人……这一系列的管理细节上的缺失,最终将三鹿这座大厦彻底推倒在地上。
对于企业来说,重视细节,就等于对消费者负责。企业的第一任务不是赢利,而是承担社会责任,谁违反了这个原则,谁就会被市场淘汰。只是遗憾的是,唯有当企业走投无路的时候,才后悔当初对细节缺乏认真到底的态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