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遇到的问题和苹果遇到的不一样,三星手机只是在中国市场的占有率低,而苹果的iPhone 5C则是在全球市场低迷。显然,三星的问题是营销问题,而苹果的问题则是产品问题。
当然,这么判断有些偏颇,三星肯定也有产品问题,苹果肯定也有营销问题。我们不要纠结于概念的精确性,而是要看到主要矛盾。
2012年5月,苹果发布了iPhone 5,这是第一款采用全金属机身的手机。国内厂商迅速跟进。很快,高端机都开始采用金属机身,而后金属机身的制作工艺蔓延到了中低端手机。
三星一直坚持用塑料外壳。2013年3月发布的Galaxy S4和2014年2月发布的Galaxy S5都用的可拆卸的塑料后壳。其实理性地说,塑料外壳具有不易屏蔽信号、容易更换电池、不易塑性变形、色彩丰富等优点,比金属壳要好。
金属壳和塑料壳之争事件是中国式产品设计和营销的一个典型案例,一旦出现一种被市场认可的特性,所有厂商都会集体扑上去拥有这个特性,通过众人强力的营销极大地影响消费者。
三星在这种营销攻势下,逐渐被“黑”成了“低端机”“千年塑料”。后来国内手机厂商又集体炒作手机的美颜功能、界面设计、更新ROM、双摄像头等要素。三星没有跟随任何一个潮流,因此市场占有率一路下滑。
手机厂商现在的玩法是不给品牌做广告,而是聚焦于一个具体的机型,这样能更准确地影响消费者认知。还是以三星手机为例。三星手机的机型很多,流行的做法是给某款机型做广告,也就是我们所称的“流量产品”。然而三星的两款流量产品价格昂贵,由于没有跟随潮流,已经被定位成老套、过时的机型,而三星又没有及时推出价格具有竞争力的防守型产品,于是,巨大的市场份额迅速瓦解。
但在国产手机营销的弱势地区,三星手机还是潮流引领者,国产品牌手机则是过时、老套的产品。三星如果能及早发现这一点,做出明确的判断,也许可以避免在中国市场的溃败。(www.zuozong.com)
到底是营销的问题还是产品的问题,不一定非要论个明白,但要做到心里有数,这样才能选择更有效的发力点。
管理学中有短板理论和长板理论。短板理论又称为木桶理论,意思是指木桶的容量取决于木桶的最短板,所以补齐短板是最有效的。长板理论则认为只有发挥你的特长而不是弥补短处才能赢得竞争。
很多人不明白这两个看似自相矛盾的说法哪个更正确,其实这两种说法是兼容的。对于一个商业闭环而言,一定要坚持木桶理论,要补齐短板成效才更明显。而在战略选择上,则要坚持长板理论,做更擅长的事。既有好产品又有好营销才能形成商业闭环,哪里相对薄弱就要在哪里发力。
一般而言,产品缺乏竞争力会全面萎靡,营销薄弱则呈现出区域性的差异。一个产品有它的适合范围,厂商会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战略重点。苹果手机、华为手机在印度市场占有率都很低,因为印度是厂商战略性放弃的市场。
如果多种产品的跨度不是特别大,公司一般会用统一的平台和方法销售不同的产品。这种情况下,产品的竞争力比较容易判断出来。
倘若不同的产品采用不同的方式销售,就不太容易判断。华为的运营商设备都是采用同样的方式销售给同样的目标用户,这就很容易判断哪些产品强、哪些产品弱。当华为进入手机行业之后,采用全新的方式去销售,就要用其他方法判断产品力和营销力的强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