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开发区土地资源利用的强度和效益特征

开发区土地资源利用的强度和效益特征

时间:2023-06-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由此可见,在新区诸多开发区的土地利用强度约束下,岱山经济开发区的建设用地利用较为集约。普陀经济开发区土地利用强度也达到了较高的水平,舟山港综合保税区因所引入企业尚未建成投资,所以相关数据暂时空缺。就整个开发区综合而言,以省级标准为依据,定海工业园区主区与发展方向区具有较高的土地利用强度。

开发区土地资源利用的强度和效益特征

土地利用强度是衡量建设用地集约、节约利用水平的重要依据,而建设用地利用容积率和建筑密度则是两个重要的衡量指标。综合考虑舟山群岛新区开发区各个区域的土地利用强度情况,可以发现:普陀经济开发区的综合建筑容积率最高,其次为岱山经济开发区,两者均达到了较高的利用水平;而着眼于开发区综合建筑密度,岱山经济开发区和定海工业园区的利用较为集约(表5.9)。此外,从开发区(工业)角度考虑,岱山经济开发区的利用水平较为集约。由此可见,在新区诸多开发区的土地利用强度约束下,岱山经济开发区的建设用地利用较为集约。值得关注的是,舟山港综合保税区由于是新开发区,截至2013年年底,该区相关建筑均尚未建成,因此相关建筑强度数据均为0。但是从其规划用地强度来看,建成后的土地利用强度将很高。

表5.9 舟山群岛新区开发区土地利用强度

数据来源:根据舟山经济开发区、岱山经济开发区、定海工业园区、普陀经济开发区、舟山港综合保税区2014年度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技术报告整理。

建设用地承载着经济的发展,对建设用地的投入即固定资产投资强度直接影响和关系着舟山群岛新区开发区的建设用地集约、节约利用水平。对新区开发区横向对比分析,舟山经济开发区主区范围内工业用地固定资产投入强度为3824.91万元/公顷,高于岱山经济开发区主区范围内工业用地固定资产投入强度的1918.30万元/公顷。定海工业园区居其次,主区内工业企业固定资产投入强度为3390.05万元/公顷,建设用地利用处于一个较为集约的发展阶段。普陀经济开发区土地利用强度也达到了较高的水平,舟山港综合保税区因所引入企业尚未建成投资,所以相关数据暂时空缺。根据相关规划,舟山群岛新区开发区整体上的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和土地利用效益均较为可观,有较大的发展和利用潜力。

(一)舟山经济开发区

舟山经济开发区评价范围内已建成项目总建筑面积为144.86万米2,其中主区107.59万米2,发展方向区37.27万米2;建筑基底总面积为70.03万米2,其中主区47.92万米2,发展方向区22.11万米2;工矿仓储用地上的总建筑面积为123.18万米2,其中主区97.44万米2,发展方向区25.74万米2;工矿仓储用地上的建筑物构筑物基底、露天堆场和露天操作场地的总面积为96.18万米2,其中主区58.07万米2,发展方向区38.11万米2(表5.10)。

表5.10 舟山经济开发区建筑工程状况

数据来源:舟山经济开发区2014年度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技术报告。

开发区综合容积率和建筑密度分别为0.50和24.35%,其中主区综合容积率和建筑密度分别为0.63和28.19%,发展方向区综合容积率和建筑密度分别为0.32和18.80%。开发区工业用地容积率和建筑系数分别为0.61和47.55%,其中主区工业用地容积率和建筑系数分别为0.77和46.13%,发展方向区工业用地容积率和建筑系数分别为0.34和49.88%。

从土地利用强度来看,发展方向区综合容积率和工业用地容积率均较主区低,这一方面既与主区发展较为成熟而发展方向区发展时间尚短有关,另一方面也说明发展方向区用地强度存在较大提升空间。

截至2013年年底,舟山经济开发区评价范围内累计完成工业(物流)企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731345万元,开发区工业(物流)企业税收总额为47064万元。主区范围内工业用地固定资产投入强度为3824.91万元/公顷,工业用地地均税收为253.59万元/公顷;发展方向区范围内工业用地固定资产投入强度为3270.45万元/公顷,工业用地地均税收为198.19万元/公顷。

(二)岱山经济开发区(www.zuozong.com)

岱山经济开发区已建成项目总建筑面积为84.18万米2,其中主区45.38万米2,发展方向区38.80万米2;建筑基底总面积为35.53万米2,其中主区21.87万米2,发展方向区13.66万米2;工矿仓储用地上的总建筑面积83.60万米2,其中主区44.80万米2,发展方向区38.80万米2;工矿仓储用地上的建筑物构筑物基底、露天堆场和露天操作场地的总面积为46.18万米2,其中主区28.33万米2,发展方向区17.85万米2(表5.11)。

表5.11 岱山经济开发区建筑工程状况统计

数据来源:岱山经济开发区2014年度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技术报告。

开发区综合容积率和建筑密度分别为0.70和29.45%,其中主区综合容积率和建筑密度分别为0.69和33.47%,发展方向区综合容积率和建筑密度分别为0.70和24.70%,发展方向区综合容积率与主区基本持平。开发区工业用地容积率和建筑系数分别为0.88和48.66%,其中主区工业用地容积率和建筑系数分别为0.83和52.31%,发展方向区工业用地容积率和建筑系数分别为0.95和43.82%,发展方向区工业用地容积率比主区工业用地容积率高出0.12。

截至2013年年底,岱山经济开发区累计完成工业(物流)企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294805万元,开发区工业(物流)企业税收总额为21836万元。主区范围内工业用地固定资产投入强度为1918.30万元/公顷,工业用地地均税收为223.64万元/公顷;发展方向区范围内工业用地固定资产投入强度为3356.04万元/公顷,工业用地地均税收为238.64万元/公顷。

(三)定海工业园区

定海工业园区开发区综合容积率和工业用地综合容积率分别为0.63和0.89,建筑密度和工业用地建筑系数分别达到了31.07%和44.70%。[1]这四个指标相对于主区较为复杂的工业行业来说,基本符合了省级标准,或者与标准相比仅有比较细微的差距。但从长远角度看,考虑到主区白泉区块产业规划调整政策的实施,这些指标有望更进一步提高。就整个开发区综合而言,以省级标准为依据,定海工业园区主区与发展方向区具有较高的土地利用强度。

定海工业园主区内工业企业固定资产投入强度为3390.05万元/公顷,工业用地地均税收为194.52万元/公顷,主区的固定资产投资强度与地均税收有待进一步提高。定海工业园区发展方向区的用地效益评价集约度分值为97.82,工业企业固定资产投入强度为7132.98万元/公顷,工业用地地均税收为270.36万元/公顷。[2]发展方向区的投入产出强度远远高出国家与浙江省的控制指标,也高于主区的强度。综合而言,定海工业园区用地效益达到较高水平。

(四)普陀经济开发区

普陀经济开发区主区的容积率为1.09,建筑系数为21.41%。[3]而发展方向区的容积率与建筑系数均与主区有所差别,其原因可能是在于产城融合型的定位差异,即这个定位是由主区的用地比例决定的。普陀经济开发区主区以房地产业金融服务业为主导产业,但是发展方向区目前已建成城镇建设用地主要为工矿仓储用地,占77.5%[4],所以两个区域不同的功能定位决定了不同的建筑标准。

普陀经济开发区主区的综合地均税收和人口密度现状值比发展方向区要高,均达到了相对较高水平,发展方向区的综合地均税收目前仅为70.58万元/公顷[5],可进一步提高土地产出水平。

(五)舟山港综合保税区

截至2013年年底,舟山港综合保税区已建成城镇建设用地面积为36.15公顷,全部为交通运输用地,已入驻的10家企业(含1家污水处理厂)均尚未建成,所以相关建筑强度数据均为0。[6]但是从其已入驻企业的产业类型和规划用地强度来看,建成后的利用强度、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产值及税收等都将十分可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