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重视人口结构和分布的重要性

重视人口结构和分布的重要性

时间:2023-06-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宋代的苏轼把传统的“人众国富论”修正为“生产者众国富论”,触及到了人口结构问题,即在一个国家人口总量结构中,应该是生产性的人口大大超过非生产性的人口,这个国家才能真正富强起来。针对这种情况,苏轼和叶适都提出了以一定的优惠政策迁徙人众地狭地区的人口往地广人稀的地区,通过移民以调整人地关系,实现人口的合理分布,从而使人口与土地资源有效配置。

重视人口结构和分布的重要性

宋代的苏轼把传统的“人众国富论”修正为“生产者众国富论”,触及到了人口结构问题,即在一个国家人口总量结构中,应该是生产性的人口大大超过非生产性的人口,这个国家才能真正富强起来。今天,衡量一个国家是否富裕强大,是否具有可持续发展潜力,人口结构是一项很重要的指标。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和教育是立国之本。现代社会激烈的经济竞争和军事政治角逐,实际上是科技力量的竞争,归根结底是科技人才培养的竞争。也可以说国际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决定综合国力的根本因素是提高民族素质,这又取决于国民教育。这也就是说,人口结构中高素质、高层次人才比例的增加,就意味一个国家科技和教育的水平提高。

宋代人口增长迅速,而且分布不均匀,使得人与土地的矛盾呈现出两种极端:一是有些地区人众地狭,许多人无地可耕;二是有些地区地广人稀,大片土地得不到开垦。这两种极端虽然表现形式不同,但后果相同,即人地冲突使得劳动力和生产资料不能有机结合,劳动力资源和生产资料得不到合理配置。针对这种情况,苏轼和叶适都提出了以一定的优惠政策迁徙人众地狭地区的人口往地广人稀的地区,通过移民以调整人地关系,实现人口的合理分布,从而使人口与土地资源有效配置。现代,我国由于地理历史等各种因素的长期作用,经济在各地区的发展很不平衡。总的看来,东部是经济发达地区,人口稠密,人口对自然资源和环境压力甚大;与此相反,中西部是经济欠发达甚至落后地区,人口稀少,人口对自然资源和环境的压力较小。近年来,党和政府提出建设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宏伟蓝图,为了吸引和鼓励各种人才支持与投身中西部地区的建设,党和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如在中西部地区为各种人才提供较好的创业平台,提高投身中西部地区建设各种人才的待遇,为到中西部投资的企业提供税收贷款优惠等。(www.zuozong.com)

宋代户籍管理中一项重要的工作是把乡村主户依据土地多少划分为五等,将坊郭主户按照动产和不动产划分为十等,作为征收赋税、摊派徭役的重要依据。为了保证户等划分的真实性和合理性,以使征收赋税、摊派徭役尽可能公平合理,朝廷在户口登记中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管理与监督。现代,我国进行税收改革,对中高收入的人群征收所得税,并贯彻多收入多征、少收入少征的纳税原则,体现了我国税收制度的公平合理。为了保证个人所得的真实性,防止营私舞弊和逃税、非法避税等,我们可以借鉴宋代划分户等作为征收赋税、摊派徭役重要依据的做法,严格和完善收入登记申报制度,确保其真实性、可靠性,以此作为纳税的依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