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发展生产,开源节流的重要性

发展生产,开源节流的重要性

时间:2023-06-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叶适在经济管理中,认为法治比人治公平、无私和稳定,这一见解至今仍闪耀着光辉。王安石著名的“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的思想,主张通过大力发展生产来增加社会财富和财政收入。国家的富强,社会的进步,最根本的就是在于大力发展生产。中国古代绝大多数思想家都主张节用,宋代由于冗兵、冗官、冗费等特别严重,财政入不敷出,社会财源匮乏,有关节流的议论尤其是经济管理思想的一个突出内容。

发展生产,开源节流的重要性

叶适提出的“以天下之财与天下共理之”的理念,其中包含有既要为民理财,又要让民自己理财的主张,这种思想如注入新时代的因素对转换政府职能具有启发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逐步完善,政府对经济的直接管理职能应逐渐转化为间接的宏观调控职能。政府应尊重客观经济规律,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减少对企业的行政干预,使企业有独立自主的经营权力,从而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叶适在经济管理中,认为法治比人治公平、无私和稳定,这一见解至今仍闪耀着光辉。经济管理应制定完善的法律体系,是市场经济成熟的重要标志。这对于防止官员滥用权力,缩小寻租空间,保障市场经济的公平、公正、公开,节省管理成本,促进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提供制度上的保证。

王安石著名的“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的思想,主张通过大力发展生产来增加社会财富和财政收入。这一思想在宋代具有超前意识,对当代仍有重要的启迪。国家的富强,社会的进步,最根本的就是在于大力发展生产。在大力发展生产中,生产力又是最活跃、最关键的因素,而要提高生产力,就必须充分重视科学技术在生产力中的地位。正如邓小平精辟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当前,世界各国的竞争主要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决定综合国力的基础就是人才和科学技术。因此,我们如对王安石的“因天下之力”的“力”注入时代的因子,其“力”主要就是人才和科学技术。在知识经济时代,我国必须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层次人才,注重提升科学技术水平,从而才能使中国经济腾飞,跻身于强国之列。(www.zuozong.com)

中国古代绝大多数思想家都主张节用,宋代由于冗兵、冗官、冗费等特别严重,财政入不敷出,社会财源匮乏,有关节流的议论尤其是经济管理思想的一个突出内容。宋代,由于受封建社会生产力的制约,人们生产的物质财富十分有限,因此主张节用,尤其是希望统治者不要奢侈挥霍、封建国家裁损开支的思想是很有必要的。即使到了今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与古代已不能同日而语,但人口的大量增长,自然资源的不可再生性,使人类社会将面临着严重的资源耗竭问题。因此,弘扬宋代思想家的节用思想,建设节约型的社会,对于子孙后代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