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世界各国的经验看,扩大内需的国家一般不控制人口,控制人口的国家一般不扩大内需。既控制人口,又扩大内需,在世界上没有先例,更没有成功的案例。日本扩大内需战略比中国至少早了10 年,但从20 世纪90 年代开始,经济始终在衰退的深渊中难以自拔。日本扩大内需不能说不卖力,采取了包括鼓励人口增长、0 利率等多种措施,但扩大内需并未成为走出衰退的救命稻草。相对于其他国家来讲,经济衰退来得早、走得晚。20 世纪50—70 年代,日本是创造东亚奇迹的最大功臣,而到90 年代以后其衰退之程度,也是世界领先的。为什么呢?原因尽管很多,但人口增长的持续低迷、从发达国家最年轻的人口结构到老龄化程度最严重国家的急剧转变,是对其陷于深层次衰退的最好诠释。正如克鲁格曼所述,日本的衰退完全可以从人口学的角度解释。在没有人口增长的情况下怎么能使内需得以扩大呢?在内需驱动的模式下,只有经济的增长,而要求人口不增长或负增长,那么从长远和更广泛的角度考察,这样的经济增长怎么可能有市场有效益呢?凯恩斯曾经警告,在需求比预期低,且过剩供给不容易改变时,人口增长趋势改变对繁荣的影响可能是大灾难(凯恩斯,1937)。人口增长的快慢影响衰退时期的长短,从人口渐增时期进入渐减时期,则衰退时期将延长。应该说除人口增长外,国外采取的做法、其他可以扩大内需的办法我们都已经采用或正在采用,唯一没有采用的可能就是放松人口控制、允许人口增长了。在教育产业化、高等教育大众化对内需的影响日渐式微、城市化对内需的影响边际效应递减以及中国人口经济转型接近日本20 世纪80 年代的转折关头,日本的经验值得借鉴,内需枯萎的教训值得深思。实施由严格控制人口增长的扩大内需向允许人口适度增长的扩大内需转变,应该成为未来扩大内需的重要选项。(www.zuozong.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