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不开放的文化,就不会努力地吸取别人的优点,逐渐就会被边缘化,是没有出路的。一个不开放的组织,迟早也会成为一潭僵水的。我们无论在产品开发上,还是在销售服务、供应管理、财务管理等方面,都要开放地吸引别人的好东西,不要故步自封,不要过多地强调自我。创新是站在别人的肩膀上前进的,同时像海绵一样不断吸取别人的优秀成果,而并非是封闭起来的“自主创新”。
与中华文化齐名的古罗马、古巴比伦已经荡然无存了。中华文化之所以活到今天,与其兼收并蓄的包容性是有关的。今天我们所说的中华文化,早已不是原教旨的孔孟文化了,几千年来已被人们不断诠释,早已近代化、现代化了。中华文化也是开放的文化,我们不能自己封闭它。
向一切人学习,应该是华为文化的一个特色,华为开放就能永存,不开放就会昙花一现。
——引自任正非于2008年7月在华为市场部年终大会上的讲话
2012年7月,任正非在与华为“2012诺亚方舟实验室”的专家进行座谈会时再次强调说,华为不能建立封闭系统,如果不开放就要死亡。为了进一步突出开放的重要性,任正非还指出,华为的“创造发明不是以自力更生为基础的”,是依赖于一种开放的体系,不断学习、不断提升才能获得进步。
任正非还举例说,华为在设备研发与生产上,要使用供应商的芯片,而且在芯片方面主要是和供应商合作,甚至优先使用供应商的芯片,这本身就是一种开放的体现。假如企业自己建立一个封闭的系统,不用供应商的系统,那么封闭必然导致能量耗尽,最后就要死亡。在这方面,不仅人力资源系统不能搞封闭,要不断引进人才,技术系统同样不能搞封闭。
因此,从创立华为那天起,任正非就将华为定位为一个“开放型组织”。任正非曾深有感触地说:“开放是公司生存下来的基础。如果我们公司不开放,我们公司最终会走向死亡。开放要以自己的核心成长为基础,加强对外开放合作。华为坚持开放的道路不动摇,开放是我们的出路。”
其实,尽管任正非很早就意识到了企业要开放的重要性,但在实际操作中,并非那么容易。
因为在华为的前10年,活下来是第一要务,所以出现了抢市场、拿合同、个人英雄主义、狼性精神、游击作风……总之,早期的华为,可以说与其他原始积累期的公司没什么显著的区别。在那时,市场是残酷的,生存是根本,不能迅速成长起来就会被踩死。
随着华为走向国际市场,华为也面临了很多约束条件:民营企业、无背景、无资本、无历史,创业团队中几乎没有一个曾具备企业管理经验的人。所有这一切,要求华为必须开放,否则在面对国际市场时,自我封闭只会被踢出游戏之外。
实际上,华为真正意义上的开放,起始于一场国际官司。
2003年1月22日,全球通信巨头企业——思科公司对华为发起猝不及防的进攻,思科起诉华为侵犯其知识产权,起诉书里的内容几乎涵盖了全部的知识产权法类别,起诉地点选在美国。顿时,舆论哗然,很多媒体也随之纷纷谴责华为。(www.zuozong.com)
可以说,2003年,是华为发展道路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如果能够经受得起这场官司的考验,华为的海外扩张之路便能真正意义上打开;如果经不起这场官司的考验,那么华为刚刚开启的国际市场大门,就很可能会关闭。
在这种情况下,任正非沉着应战。在美国,华为以高昂的费用聘请了好的法律顾问,在诉讼和媒体两条线上与思科展开正面较量。一年半之后的2004年7月28日,这场国际官司最终以双方的和解而告终,彼此均无胜败,各付各的诉讼费,彼此都不需要道歉,更不必赔偿。美国的法院还判定思科永久不得就同一问题再起诉华为。
对此,任正非认为华为不仅没有在这场官司中受挫,更重要的是,华为当时的力量远远小于思科,能够进入思科的“法眼”,被思科起诉,这几乎相当于思科为华为做了价值数十亿美元的免费广告;同时,世界很多国家和地区也知道了来自中国的华为,竟然能够让思科这样的企业有所畏惧,这使得华为的国际化步伐更加势不可挡。
正是从2003年开始,华为的产品长驱直入,突进到西欧、北欧乃至整个欧洲大陆,进而又打入日本、南美、北美市场;到2005年,华为的海外销售收入在其收入构成中占到58%,首次超过国内销售收入。
华为在被思科起诉的那场官司里,还有一个收获,就是必须开放自己。因为在那场官司里,华为经历了法庭最严格的审查,几乎每一个环节都被审查到。实际上,华为后来进入欧美尤其是美国市场时,也会遭遇客户乃至于政府机构的轮番“拷问”。可以说,思科起诉华为的那场国际官司锻炼了华为向海外市场全方位展示自己的勇气和能力。
随着华为的发展,华为的开放正在向多个领域迈进,甚至是过去很少开放的领域。
众所周知,曾经很少接受媒体采访的华为,从2010年以来,主动邀请国内外多家媒体到华为总部采访。其中,长时间不接受媒体采访的任正非,也逐渐在媒体面前展示自己的“破冰之旅”。2014年6月16日,任正非“破天荒”地接见了国内的一批媒体人,并邀请大家参加华为的“蓝血十杰”表彰会。这些举措都是华为开放领域的具体体现。
总的来看,在当今时代,尤其是互联网时代,任何企业与个人都不能自我封闭,因为互联网时代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开放、平等、协作、分享,唯有懂得对外开放,才能不断整合资源,促进自己更好地发展。
微语录
企业一方面要依靠自己的艰苦奋斗,另一方面还要坚持开放的体系,坚决不能自我封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