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储蓄率政策的影响与考量

高储蓄率政策的影响与考量

时间:2023-06-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是,一国的储蓄率政策实际上是在当前消费和未来消费之间作出的某种选择,提高储蓄率意味着社会要付出牺牲当前消费的代价,因此政府作出政策选择时必须综合考虑社会的承受能力,以及由此带来的某些不利影响,如扩大贫富差距等。由市场机制决定的储蓄率代表了生产资源在当前消费和未来消费之间的最优配置,政府过多干预会影响市场资源配置的效率,使自由市场机制失灵。

高储蓄率政策的影响与考量

储蓄率在增长理论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索洛模型中,通过储蓄率的调整不仅可以影响和决定一个经济的稳态资本存量和产出水平,而且还可以实现一个经济的黄金律稳态消费水平。如果一国的目标是长期消费最大化,那么就可以根据黄金律稳态的标准来判断该国现行的储蓄率是偏高还是偏低,从而制定相应的政策。具体方法就是首先测定资本的边际产量和折旧率,两者之差(MPk-δ)就是资本的边际净产出,然后计算人口和生产力增长率,再将边际净产出与人口和生产力增长率之和n+g进行比较。如果:

那么,储蓄率低于黄金律稳态水平的要求,应该提高储蓄率。反过来,如果

说明储蓄率过高了,应该降低储蓄率。

根据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有关统计数据估算,美国资本每年的边际产出大约为12%,年折旧率为4%,因此资本的年边际净产出率MPk-δ为8%,平均实际经济增长率,即n+g,为3%。资本的净收益率大大超过人口和生产力增长率,说明美国的储蓄率远远低于黄金律水平的要求,因此,美国政府仍然需要运用提高储蓄率的手段来促进本国经济增长,从而实现长期消费水平最大化。(www.zuozong.com)

一国通过政策提高国民储蓄率有两种主要途径:一个是增加公共储蓄,二是鼓励私人储蓄。公共储蓄就是政府收入和支出之间的差额。如果政府支出小于收入,就会出现财政盈余这就是公共储蓄。公共储蓄会促进私人投资,降低债务负担。而如果政府支出大于收入,就会出现预算赤字,这是负的公共储蓄。预算赤字会挤出私人投资,增加债务负担。公共储蓄是由国家政策直接控制的,因此理论上更容易调控,但实际上它也受到社会经济的客观因素和条件的影响和制约,政府在增加公共储蓄方面往往会力不从心。

许多政策能够影响私人储蓄和投资的回报率,因此都会影响私人储蓄。如征收消费税能抑制当前消费,降低资本收益税能提高投资的实际回报等,这些都能起到促进私人储蓄和投资的作用。但是,一国的储蓄率政策实际上是在当前消费和未来消费之间作出的某种选择,提高储蓄率意味着社会要付出牺牲当前消费的代价,因此政府作出政策选择时必须综合考虑社会的承受能力,以及由此带来的某些不利影响,如扩大贫富差距等。更为重要的是,一个自由市场经济中,储蓄率通常是居民和企业自由选择的结果,是由市场竞争机制决定的。由市场机制决定的储蓄率代表了生产资源在当前消费和未来消费之间的最优配置,政府过多干预会影响市场资源配置的效率,使自由市场机制失灵。

需要指出的是,按照索洛模型,通过提高储蓄率的方法促进经济增长,效果只是短期的,长期中由于经济最终会进入一个稳态,高储蓄率政策导致的经济增长是不可能长久的。在内生增长模型中,储蓄率虽然起着决定作用,但问题的关键仍然在于生产函数的性质,而不在于储蓄率本身。如果一国储蓄和投资不把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知识结合起来,那么不管资本积累水平有多高,边际报酬递减规律迟早会发生作用,经济最终只能在一个低水平循环。也就是说,如果没有人力资本开发和知识的积累,储蓄率再高,也不会成为经济增长的推动因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