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辅料的质量检验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按照采购数量的100%全检,另一种是按照采购数量的5%~7%的比例进行随机抽检。采取哪一种进厂检验方式更合适呢?这需要根据辅料的类型来选择,不同类型的辅料其检验的方法是不同的。如果是缝纫线、纽扣、粘衬等,一般采用按比例随机抽检的方式;如果是具有标识功能的校徽、绣花章等,则采用100%全检的方式。
图4-10 常见的服装点状辅料
图4-11 常见的服装条状辅料
图4-12 常见的服装面状辅料
辅料厂按照合同约定的时间将产品运至制衣厂材料仓(图4-13)后,由材料仓仓管员核对单号(图4-14)。核对正确后将产品按原计划通知生产车间前来领取,辅料运回车间后再进行详细的质量检查。如果质量符合要求,可以直接用作生产;如果存在质量问题,必须立即通知采购部前来查看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如果出现严重的质量问题,需要退货重新补做,必须立即通知生产技术部进行报备,并进一步跟进重新补回材料的时间。一旦出现因原材料质量问题需要退货重新补做,必然会破坏原定的生产计划,导致生产工序出现停工待料,甚至影响最终的交货日期。因此,原材料进厂后进行质量检验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图4-13 材料仓辅料储存区
图4-14 面料到厂核对
(1)点状辅料的质量检验
点状辅料可分为模具生产的辅料与非模具生产的辅料两大类。如果是模具生产的辅料,一般采用5%的比例进行抽查,这种类型的辅料如果发现质量问题,很可能会成批出现,也比较容易被检查出来。而非模具生产的辅料比如织造的辅料,尤其是手工制作,由于制作者技术的不稳定性,存在质量问题的可能性会比较大,需根据该辅料生产的难度适当增加7%~10%的抽检比例。
(2)条状辅料的质量检验
条状辅料可分为模具类辅料与织造类辅料两大类。模具类条状辅料如金属拉链多数采用5%的比例进行抽查,而织造类条状辅料如橡筋、丝带、花边等,由于织造时采用卷装打包的方式,生产时需要将其裁断为一定的长度以方便生产。如果采用人工截断,通常一边量长度一边检查质量;如果采用机器截断,通常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进行质量检验,抽查的比例按照采购长度的5%进行。对于橡筋,重点要测量其弹性,检查其经过多次拉伸后能否还原到被拉伸前的尺寸。(www.zuozong.com)
(3)面状辅料的质量检验
对于粘衬、马尾衬、里布、纸衬等面状辅料,由于是匹装织造,因此需要在裁床上进行拉布裁剪。如果是里布,其检验方法与面料相同,先进行上机前检验,没有问题后再上验布机进一步检查。如果是粘衬类辅料,可采取分段进行质量抽查的方法。对于粘衬要重点抽查其在高温下与面料的黏合度以及经过洗涤后是否出现脱落的状况。
以上是常用服装辅料的质量抽查方式,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类型的辅料性能特点不同,因此其质量检验的方式也会存在不同。车间工艺员与质量员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最恰当的方式,以最小的成本检查辅料质量,为后续生产提供坚实的原材料质量保障。
练一练
判断题:
①服装辅料进厂时需要按照100%的比例进行质量检验。( )
②验收拉链只需核对颜色、材料,不需要上下拉动拉链齿检查质量。( )
③验收橡筋不仅需要核对颜色、宽窄、材料,还需要检验其拉伸力与弹性。( )
④服装辅料进厂检验时,如果抽查5%发现2%的次品率,应该立即退回供应商进行返工返修。( )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