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4.1 产业政策
当前,我国工业固体废物年产生量约33 亿吨,历史累计堆存量超过600 亿吨,占地超过200 万公顷,不仅浪费资源、占用土地,而且带来严重的环境和安全隐患,危害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加强工业固体废物资源综合利用,既可以减少对天然资源的开发使用,也能够有效缓解和降低固体废物造成的环境污染和安全隐患,对于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工业绿色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1)政策支持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2015年4月25日)、《“十三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等文件要求,推进煤矸石、矿渣等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中国制造2025》明确提出绿色发展,要求坚持把可持续发展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重要着力点,提高资源回收利用效率,构建绿色制造体系,实施绿色制造工程,全面推行绿色制造,推进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力争到2020年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73%。《陕西省“十三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中要求,“统筹推进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推动陕北粉煤灰、关中工业副产石膏、冶炼和煤化工废渣等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建设大宗产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到2020年,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73%以上”。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等部门先后发布《资源综合利用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2008年版)》(财税〔2008〕117 号)、《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和劳务增值税优惠目录》(财税〔2015〕78 号),对资源综合利用企业和产品实施所得税、增值税减免等优惠政策。2018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实施条例》实施,对煤矸石、尾矿、冶炼渣、粉煤灰、炉渣等固体废物排放征收5—25 元/吨的环境保护税,并规定对相应的固体废物开展综合利用的,暂予免征环境保护税。根据《财政部 税务总局 生态环境部关于环境保护税征收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税〔2018〕23 号),纳税人对应税固体废物进行综合利用的,应当符合工业和信息化部制定的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评价管理规范。这些政策的实施,将进一步鼓励和支持企业开展资源综合利用,促进工业固体废物资源综合利用产业的规模化、绿色化和可持续发展。
(2)《工业固体废物资源综合利用评价管理暂行办法》和《国家工业固体废物资源综合利用产品目录》
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2018年第26 号公告,于2018年5月15日起施行《工业固体废物资源综合利用评价管理暂行办法》和《国家工业固体废物资源综合利用产品目录》,旨在建立科学规范的工业固体废物资源综合利用评价制度,通过关键共性技术的研发、应用和推广,推动工业固体废物资源综合利用,实现产业规模化、高值化、集约化发展。
工业固体废物资源综合利用评价是指对开展工业固废资源综合利用的企业所利用的工业固体废物种类、数量进行核定,对综合利用的技术条件和要求进行符合性判定的活动。此次《暂行办法》提出,充分发挥标准的引领作用,建立科学、规范的工业固体废物资源综合利用评价机制,引导企业开展工业固体废物资源综合利用,提高综合利用产品质量,促进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推动工业绿色发展;评价机构依据本办法及省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发布的实施细则等开展工业固体废物资源综合利用评价,出具工业固体废物资源综合利用评价报告;开展工业固体废物资源综合利用评价的企业,可依据评价结果,按照《财政部 税务总局 生态环境部关于环境保护税有关问题的通知》和有关规定,申请暂予免征环境保护税,以及减免增值税、所得税等相关产业扶持优惠政策。
《暂行办法》通过目录引导企业不断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水平,提升综合利用产品质量,促进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产品目录》包括工业固体废物种类、综合利用产品、综合利用技术条件和要求等内容。工业和信息化部将依据工业固体废物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发展水平、综合利用产品市场应用情况等,适时调整《产品目录》。
《暂行办法》和《产品目录》的有效实施,将有利于推动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优惠政策的落地实施,促进工业固体废物资源综合利用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而工业固废综合利用和处置能力的提高有赖于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手段的提升和丰富,需要更有力的技术研发和政策驱动,鼓励工业固体废物资源综合利用关键技术、新技术落地。
5.6.4.2 发展潜力
目前,榆林能源化工基地具有来源巨大的废灰、废渣资源,年产生工业固体超过5000 万吨,其中煤矸石量约4000 万吨、粉煤灰700 万吨、炉渣350 万吨、冶炼废渣130 万吨等。现处于开发利用程度低、规模小、价值低、应用单一等阶段。
(1)利用现状
目前,榆林市已出台了《榆林市危险废物管理办法》《经营许可证管理制度》等有关规章和制度的修改和完善工作,使固体废物产生单位和处置、利用单位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标准制度落实,形成比较完善的固体废物管理法律法规体系。另外,榆林市按照固体废物管理市场化,将固体废物环境监管纳入“四个办法”监督管理的范围,加大对重点企业固体废物处置设施的抽查、监督力度,严肃查处各种环境违法行为,确保危险废物得到及时、安全处置。(www.zuozong.com)
榆林市针对煤矸石的主要利用途径如下:
①直接发电:榆林市配套建成煤矸石发电厂,以煤转化为目标,充分利用周边煤矸石为原料,提高煤矸石利用率;
②筑路工程应用:含碳量较少的煤矸石用于填坑和用作水库大坝、河堤及铁路、高速公路路基材料。神东徐丰公路庞庄矿区段塌陷区1.2 千米长路段的路基,全部采用煤矸石填筑,使用性能良好。横山区煤矿做到了有专用矸石堆放场所,矿井废料处理率达60%以上,通过设立煤矸石堆放场、矸石用作铺设矿区路基、垫路、路面处理等多种方式,使煤矸石综合利用率得以提高;
③井下分层回填处置:采用井下分层回填处理技术,确保了复垦建设中必要的土质基础,解决建筑物下的煤柱回采、巷道维护、复杂顶板管理及自然煤层的开采问题,达到矸石不升井就地消化的目的,可为煤矿每年节省排矸费用上百万元。
榆林市在粉煤灰、炉渣的综合利用中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因地制宜,实现了部分废物的综合利用:
①建设公路:榆林市在加大建设交通基础设施时消耗大量的粉煤灰,缓解粉煤灰的堆积问题,节约成本。
②回填采空区:粉煤灰可用于采空区回填,榆林热电公司采用粉煤灰水泥砂浆灌注法处理煤矿采空区的冷却塔地基,其强度满足设计要求且浆液充满原采空区域,但治理费用较高,成本约13 万元/亩。
③制砖:主要以粉煤灰、炉渣为骨料,伴以其他胶结料和适量水,制成硅酸盐制品,按年产2 亿块(折标砖),每年可以综合利用粉煤灰约31.36 万吨,炉渣8.68 万吨。
(2)存在问题
①一般工业固废处理处置分散,缺乏合理规划和有效的资源化利用途径。据估算煤矸石每年以10%—15%的速度增加,占总量的37.5%,利用率仅为22%;粉煤灰及炉渣分别占总量的22.2%、15.4%,其利用率分别为22.8%、13.3%。
②面对大量的煤矸石、粉煤灰、炉渣较大的产生量及传统排斥观念,榆林市针对其资源利用规模较小,技术水平较低,加上科研投入较少,使煤矸石、粉煤灰、炉渣利用效率大打折扣。榆林市工业固废的合理管控较为缺乏,其堆放、处理方式单一,粉煤灰、炉渣及冶炼废渣无序堆放,贮存及处置方式不够规范,极易产生二次污染,危害生态环境。
为了促进榆林能源化工产业的绿色发展,应以其废灰、废渣为原料,生产各种新型产品,既达到资源循环利用、保护生态环境,又创造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