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传播即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传播活动。人际传播的规模至少是两个人以上,只要没有正式的组织参与其中,参加者再多,也还是人际传播。
人际传播的网络是相互交流信息的人们之间所形成的某种交往状态的模式。在社会错综复杂的交往关系中,一个人可以定位于多种人际传播网络的模式中。国外的学者为了测定不同的传播模式对于解决问题的影响,进行了一个设定四种网络人际传播的实验,即环形网络、链形网络、丫形网络、轮形网络。网络人际传播(Computer-Mediated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简称CMIC)指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的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信息传播活动,是和传统的面对面的人际传播(Face-to-Face,简称FTF)相对应的一种传播形式。
(一)电子邮件
电子邮件(E-mail)是一种流行的网络传播的形式,电子邮件从诞生之日到今天高速发展的网络信息时代,从来没有退出过人们的视线。电子邮件可以做到在极短的时间里,把信息传递给极远的用户,双方可以传递音乐、图片、文字和各种文件,可以在不同的时间进行交流,不必等待,当然也可以即时回复和交流。
电子邮件的诞生还是要追溯到“阿帕网”,当时研究人员需要在单台电脑上给其他使用者留言,于是设计了电子邮件的前身。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开始变为远程终端登录。为了适应网络的发展,Mail程序被开发出来。Mail的开发者是汤姆林森(Ray Tomlinson)。1971年,汤姆林森在一个Tenex开发系统的小组里工作,在开发工作中,他设想通过Crynet的方式向其他主机发送数据,在主机接收端使用类似账户管理程序(SNDMSG)的方式写入特定使用者账户的邮箱(Mailbox)。由于各个用户的主机不同,汤姆林森使用“@”作为分隔符号,“@”前表示用户的账户名称,“@”后表示的是不同的主机名称,这也是今天邮箱地址的主要构成方式。
阿帕网在科研单位和学校使用的时候,E-mail也同时成为一种通信方式并日渐频繁。今天,不论你在哪里,什么时候,只要有网络,有自己的邮箱地址,你就可以随时收发邮件,和网络另一端的用户交流资料和思想,传递信息和文件。
电子邮件有很大的优势。第一,电子邮件突破地理距离,免去了传播所需的纸张,使得信息传播的成本变得很低,同时传播的效率又非常高。第二,电子邮件不同于传统的邮件,它不仅可以一人一件,而且可以做到多人一件,同时发送。第三,在传播内容上,电子邮件可以传播任何电子符号,只要是可以转化成电子符号,电子邮件就可以传播。第四,电子邮件可以做到即时发送,即时交流。在电子邮件收发双方同时在线的情况下,收发双方可以相互即时交流意见,讨论情况,这和传统信件有很大的差别。传统信件需要接收方接收之后再把反馈意见通过邮局寄回给之前的发送方,一来一往,时间很长,无法做到即时交流。第五,电子邮件可以按使用者的意愿编制成档,在查找上很方便,可以依据收发主体、收发时间等特征来归档查找,即使邮件很多,查找起来也非常方便。
(二)TRC聊天
IRC聊天指的是Internet Replay Chat的缩写,这种聊天方式最大的不同就是协议的使用。聊天使用的协议就是IRC,聊天用户们连到一台或者多台IRC服务器上聊天。IRC协议的特点是速度快、功能多。主要的IRC聊天软件有很多,主要有MSCHAT、PIRCH、MIRC三种。
这三种软件各有特点,MSCHAT比较生动有趣,每个用户都化身为卡通人物,但相应操作上比较简单;PIRCH比较流行,主要的特点是界面设计上很有优势;MIRC是世界上最流行的IRC聊天软件,在命令功能上优势突出。当然,现在这些软件使用的人越来越少了,很多人都被新兴的聊天软件吸引。
(三)实时聊天(ICQ)
ICQ是实时聊天的软件类型,这种聊天软件是目前使用人数最多的一类软件了,主要包括了微软公司的MSNMessager、雅虎公司的Yahoo Messager和腾讯公司的QQ以及考米网、YY聊天等等。这种网络实时聊天工具几乎综合了之前所有聊天工具的功能和优势,具备了图文、语音、视频聊天、在线传输文件、程序共享等众多功能。(www.zuozong.com)
总的来说,网络聊天基本上满足了聊天的用户需要——既可以一群用户在一起自由讨论,又可以用户一对一地进行私人谈话;既可以围绕一个主题展开讨论,又可以天马行空随时接换话题。
网络聊天满足了用户很多的需求:第一,可以没有顾忌,大胆地发表自己的看法;第二,可以进行语音、视频通话,最大限度地发挥网络的作用;第三,实时便捷而高效的交流,降低了成本。正因为这些种种优势,网络聊天成为很多用户真正需要的聊天方式。
语音聊天有很多种类,有的是开放式无主题或者既定主题的,比如QQ和MSN,用户有自己的ID号码,通过ID号码可以实现相互连接,沟通交流。有的是基于游戏的聊天软件,比如YY团队语音工具。这款软件是针对中文用户设计的多人语音群聊工具,主要用于游戏玩家交流。
(四)聊天室
聊天室是一种人们可以在线交谈的网络论坛,在同一聊天室的人们通过广播消息进行实时交谈。在聊天室里的每一个人都可以接收到聊天室成员的信息,所有成员在聊天室聊天,就像大家都在一个会议室里讨论一样。只要用户先在聊天室进行注册登录,就可以运用聊天的图文、表情、动作,选择自己喜欢的字体和颜色。由于注册登录时用户可以自己定义自己的用户名,不用公开自己的真实姓名和身份,各个用户可以在聊天室里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其他用户进行讨论,这和论坛有相似之处。
聊天室可以建立在即时通信软件(如MSN Messenger,QQ)、P2P软件、万维网(如Halapo,Meebo)等基础上,也可以建立在万维网方式上。万维网方式更为普通,种类也更多,交谈的手段不局限于文本,更包括语音、视频。通常聊天室是按照房间或频道为单位的,在同一房间或频道的上网人可以实时地广播和阅读公开消息。一般情况下,与其他网络论坛、即时通信不同的是,聊天室不保存聊天记录。
聊天室是根据HTML规范,在接收到浏览器的请求以后,模仿WWW服务器的响应,将聊天内容发回浏览器。在浏览器看来就像浏览一个巨大的页面一样始终处于页面连接状态,这就是一个专门的聊天服务器,一个简化了的WWW服务器。
聊天室的界面一般由三个frame组成,分别是chat帧、talk帧和names。其中chat帧是聊天内容显示部分,talk帧是用户输入部分,包括聊天内容输入、动作、过滤以及管理功能都在这一帧输入,names是在线名单显示部分,这一部分是定时刷新的。目前聊天室有两种,一种是基于网页的,还有一种是需要安装软件的。浏览器进入聊天室有以下步骤:
第一,浏览器请求页面。此时产生了一个连接到服务器聊天端口的连接,并发送了一行数据。第二,服务器生成一个session ID,验证密码以后发回,然后服务器关闭连接。第三,浏览器收到以上文件后,将会依次打开三个连接(其中的$sid和$encrypt_pass是变量)。这三个连接中的第一个连接chat在整个聊天过程中都是保持连接的,这样从浏览器角度来看,就是一个始终下载不完的大页面,显示效果上就是聊天内容不是靠刷新来更新,而是不断地向上滚动。通过查看代码可以看到,然后就是不断增加的聊天内容;另外两个连接在页面发送完毕以后,就关闭了。这样一次登录聊天室实际上有四次连接,但登录完成以后,只有chat帧的是保持连接的,用于接收来自服务器的聊天信息,这是聊天室的关键所在。在服务器端储存了所有参加聊天的客户的chat,当有人发言时,服务器就向所有chat发送聊天内容。Talk与names帧的HTML实际上和普通的form是一样的。第四,在用户登录以后,服务器端保存了一张包括用户信息的表格:在perl实现中,我们使用哈希结构储存信息,以session ID作为key索引。这样的存储结构便于存取数据,回收空间。每个客户信息是一个数组:[name,passwd,privilege,filter,login_time,color]:储存chat帧连接name:用户名passwd:密码privilege:权限filter:某个用户的过滤列表的引用(reference)login_time:记录登录时间,以便以后清除一些超时连接colour:用户聊天颜色。
这些用户数据大部分是在login阶段,用户通过密码验证以后填入的。只有chat要等到chat帧显示以后才得到。如果超过一定时间,还是没有填入,说明浏览器取得主框架以后连接中断了,这时候就需要删除该用户数据。
以上是聊天室核心部分,其他部分,如用户注册、改密码等可以沿用CGI聊天室代码。
使用软件的聊天室就简单多了,下载聊天室程序安装后注册一个账号就可以登陆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