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煤矿排水开始的蒸汽机
17世纪,英国森林资源枯竭,煤炭取代柴火成为燃料。英国气候寒冷,和日本的北海道东部相似,植物不易腐败,逐渐成为泥炭和石炭,所以煤炭资源较为丰富。
然而,随着煤矿的矿坑越挖越深,坑道会渗出大量的地下水,排水成为一个大问题。光靠人力和畜力很难彻底解决这个问题。
这样的背景下,英国技师纽科门于1712年发明了抽取地下水用的蒸汽机(利用大气压的机器)。
纽科门的蒸汽机只能上下运动,体积庞大,要运作一台蒸汽机需要每天有50匹马运送煤炭。尽管如此,这种蒸汽机对于煤矿排水来说必不可缺,1767年,煤矿地区纽卡斯尔拥有的蒸汽机多达57台。
由于家境贫寒,没有能加入行业工会的瓦特在苏格兰的格拉斯哥大学担任模型修理工,在修理故障纽科门蒸汽机时,瓦特产生了改良蒸汽机的想法,并且成功提高了蒸汽机的效率,扩大了蒸汽机的使用范围。
1756年,瓦特分离了纽科门蒸汽机的汽缸和冷凝器,将热能效率提高到原来的7倍。
由于汽缸交替制热再冷却,大量热能被浪费,通过装置冷凝器,这部分的热能就也可以得到利用。
瓦特于1775年和中部地区的产业界成功人士马修·博尔顿合作,推动蒸汽机的商品化。
他们开发了在活塞两侧运送蒸汽的双向运动式蒸汽机,使上下运动更加顺畅。1781年又利用“太阳与行星”式曲柄,将活塞的往返运动改变为圆周运动,实现了划时代的改良。
由于蒸汽机成为了使机器回转运动的动力源,所以能够和一切机械相结合。
瓦特在设定蒸汽机的出租价格时,规定1马力为将3300磅(约1.5吨)的重量举起30厘米高的动力,并用马力作为计算费用的单位。瓦特确实是个充满新想法的人。
读懂经济的POINT
因为寒冷,缺乏森林资源的英国只得依赖煤炭燃料,在煤矿上,排水用的蒸汽机得到了普及。煤炭将大西洋海域和欧洲的经济发展连接起来,成为工厂、铁路和蒸汽船的能量,得到了广泛利用,英国经济实现了飞跃。
使工业社会迈上正轨的铁路建设
机器生产棉布不过是纺织产业内的一个小成就,而将小型蒸汽机装到车头上进行牵引的新交通方式——“铁路”的普及则使资本主义经济成熟,发挥了扩大世界规模的重要作用。(www.zuozong.com)
铁路建设需要巨额投资,是一项需要广阔基础的产业,全球规模的铁路网的形成实现了经济的大规模发展。而且,作为一种高速而稳定的交通方式,铁路从根本上改变了世界的连接方式。
以欧洲为中心的铁路网形成,构建起了世界财富向欧洲集中的体制,资本主义经济走向全球化。铁路建设成为全球大规模改造的催化剂,并给英国带来了被称作“不列颠治下的和平”的经济霸权。
读懂经济的POINT
铁路建设需要广阔的基础,轨道、车头、火车、客车的生产,车站、桥梁、隧道等的建设都必不可少。英国通过出口铁路建设所需的资本和技术,实现了经济增长,使“世界工厂”的地位更加稳固。
19世纪前期的“铁路狂热时代”
1825年,斯托克顿和达灵顿之间长40千米的铁路上,斯蒂芬森制造的蒸汽机车牵引着35辆客车和火车,以约18千米的时速成功行驶。这条铁路是为了将内陆地区的达勒姆的煤炭运送到沿海地带而建的。
1830年,披头士的故乡利物浦和曼彻斯特之间建成了世界上第一条实用铁路,这条铁路长45千米,运行列车的时速为40千米。
这条利物浦-曼彻斯特铁路获得了广泛好评,三年间平均每天运送1100人,货物的运输也十分顺利,不仅偿还了国库的借款,还向股票持有者发放了9.5%的股利。
当时,有人向知名女演员询问乘坐火车的感想,对方回答说“像飞一样快”。英国的19世纪30年代到40年代,是疯狂建设铁路的“铁路狂热时代”。
19世纪50年代初,以伦敦为中心的放射状铁路网完成。铁路总长在1845年后的10年间增长了3倍。简单来说,就是发生了和日本通过建设新干线实现高速经济增长一样的经济现象。
这样的铁路建设热潮渐渐波及欧洲大陆。德国的铁路建设在19世纪40年代到60年代迅猛发展。铁路公司的大规模投资牵引经济急速发展。
铁路还发挥了统一英国国内市场、促进现代国家形成的巨大作用,最关键的是,它成为了欧洲大陆各国工业革命的催化剂。
读懂经济的POINT
比较世界各地区1860年和1890年的铁路长度,我们发现,欧洲是之前的5倍,北美为6.5倍,拉丁美洲为66.3倍,亚洲为41.4倍,美国为36倍,可见,铁路建设取得了飞速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